胡讲书赴张国录讲席之招良月也

初日融霜泮水清,鹄袍翔集宿中庭。

先生有道如阳月,太白占祥聚德星。

安定重来阐湖学,横渠端坐讲西铭。

自怜一唯无传久,避席何时觌典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早晨的景象,霜雪消融,泮池清澈,白鹄群集于庭院之中,寓意着吉祥与清新。诗人将先生比喻为光芒四射的阳月和象征道德的德星,赞美其学问深厚,如同安定湖畔的学术重镇。张国录邀请诗人讲解《西铭》,体现了对儒家经典的尊崇。诗人感叹自己的学问未能广为流传,期待有朝一日能亲聆先生的教诲,以受其典范熏陶。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学术传承的敬仰和自我期许。

收录诗词(34)

曾由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林正字

道山群玉聚,前辈说乾淳。

近代岂乏士,清时赖有君。

谁传艾轩派,喜得嫡孙亲。

所欠非荣进,名流万古芬。

形式: 五言律诗

游宜春北岩

宦躯真沐漆,放怀北岩去。

行行如蔍境,渐入幽绝处。

湿翠欲沾衣,晴云乱生屦。

滩声时抑扬,岚气互吞吐。

松寒韵笙竽,碣石状钟虡。

朱实袅碧藤,白羽明翠坞。

提壶忌人醒,市醑邀我沽。

野果枝头寻,水乐空中度。

饮少辄颓玉,山灵劳拱护。

起来一凭栏,件件是佳句。

此景几百年,却待予全付。

吟成石点头,喜极石应语。

何处一鸣鹤,而作赏音和。

仰峰人所仰,隔江不受呼。

正如山中人,九诏不一顾。

传闻唐卫公,挟册曾此寓。

皋夔读何书,瑰誉响千古。

一生拗介甫,政坐读书误。

公乎傥可作,同草遂初赋。

形式: 古风

题画梅水仙山矾三友图

野梅清靖节,水仙韵坡公。

山谷秀而野,厥有山矾风。

陶苏黄三君,时异风味同。

后人思典刑,写入画图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题潘庭坚乐府后奉简陈佥书

性灵底物堪陶冶,郢曲弥高和弥寡。

锦囊勿使六丁偷,会有昌黎赏东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