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行己所作,名为《和丁忠节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大儒的高尚品质与深远影响,展现了其在世间的调和万物、助益生灵之功,以及无论身处朝堂还是隐居山林,皆能遵循道义行事的境界。
“大儒出处自无心”,开篇点明大儒的出身与本性,不以世俗的荣华富贵为追求,而是出于内心的纯粹与对真理的执着探索。“调燮功高利物深”,进一步赞扬大儒在社会中的作用,他通过调和各种事物,达到对万物有益的效果,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用舍行藏皆是道”,强调大儒无论是在使用其才能还是选择隐退之时,都遵循着自然之道,体现了其行为的道德高度。“不分朝市与山林”,最后指出大儒的影响力超越了特定的环境限制,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山林,其精神与智慧都能触及人心,留下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大儒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