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田先生招同李伯襄家小开诸子饮听潮关赏梅花聊赋纪事

主人高谊高千古,胜情往往兼山水。

彩笔淩霜挥紫烟,清音匝地吐兰芷。

名园溪上辟浩荡,神秀体物象经纬。

一室潮声隔洲渚,芙蓉落尽梅花起。

梅花霏霏白玉枝,参差两树纷相倚。

虽未繁开答佳节,一朵两朵亦神美。

主人感此有馀忆,开筵花下歌王子。

爱我南山桂树篇,解他东阁梅花理。

因教花前早相待,一酌一歌调绿绮。

座中有客最高名,风流沐史先生李。

李君从来擅豪举,主人高情李君喜。

忽然长啸生雄风,万里青天切寒泚。

握中何所有,金盘翠袖飞纤指。

席上何所闻,婉转清歌错流徵。

醉后何所见,玉颜微酡映朱履。

更兼贤主善娱宾,交厨丝络送八珍。

三重十过嗟金缕,万转千回倚玉人。

双双照水窥妆影,两两行云拂锦茵。

我本淮南公,又是武陵叟。

婆娑桂树山,跌宕桃花酒。

十年牢落空长吟,偃仰青天重搔首。

漫劳嘉会惬丘壑,却把章缝对台阁。

谈天幸接故人欢,闻歌不尽新声乐。

故知此意非徒尔,赤日红尘梦魂里。

不数风流五百年,可但纵横数千里。

落落论才天地偏,手挥八极淩苍烟。

主人能诗客能酒,一斗岂得合自然。

两村萧萧大如斗,只此招携非反手。

今日相逢不尽欢,他日相思亦何有。

古来名士多寂莫,会须秉烛恣欢谑。

莫向红颜誇盛年,请看节序飘飞藿。

一度梅花一度春,罗浮淡月几回新。

不信清狂李供奉,花前肯负澹妆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何龙田先生邀请李伯襄及其家人在赏梅宴会上的场景,展现了高雅的友谊和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诗中以“主人高谊高千古”开篇,赞美了主人的高尚情操,随后通过“胜情往往兼山水”、“名园溪上辟浩荡”等句,描绘了环境的优美与主人情趣的高雅。

“彩笔淩霜挥紫烟,清音匝地吐兰芷”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主人挥毫泼墨的才华和琴声悠扬的美妙。接着,“一室潮声隔洲渚,芙蓉落尽梅花起”描绘了室内潮声与室外梅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梅花霏霏白玉枝,参差两树纷相倚”细致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仿佛白玉般的枝条上,两株梅花相互依偎,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虽未繁开答佳节,一朵两朵亦神美”表达了即使在佳节未至之时,一朵两朵梅花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

宴会中,“主人感此有馀忆,开筵花下歌王子”表现了主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通过歌唱表达情感。而“爱我南山桂树篇,解他东阁梅花理”则体现了主人与宾客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理解。

宴会的高潮部分,通过“握中何所有,金盘翠袖飞纤指。席上何所闻,婉转清歌错流徵”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与美食,以及宾客们的欢声笑语。最后,“我本淮南公,又是武陵叟”以古代文人的自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文人雅集的场景,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艺术之美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463)

伍瑞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严山人

先生南海之高士,落落风尘七十馀。

虽复平生坐偃蹇,骨象自与常人殊。

自从弱冠操桑弧,侯门几度登吹竽。

袖中明月大秦珠,往往落笔群龙趋。

腰悬宝玉青珊瑚,千山万山泣蟾蜍。

自是豪杰世情疏,肮脏不肯成枭卢。

身不成名岁月徂,可怜壮士委路隅。

念我夙昔忘年好,十年零落荒山道。

策马为我从东来,片言慰我忧心捣。

五字沉雄沈杜间,长歌淡荡风格老。

语语含情清且真,每一念之伤怀抱。

嗟乎嗟乎君胡来,高谭意气何崔嵬。

无乃英雄自古多如此,秋叶落尽春花开,如何相遇且衔杯。

一歌一啸与君饮,穷愁于我何有哉。

形式: 古风

桃花行

春风渐暖春日长,夭桃片片生花光。

随风千枝拂画梁,酡颜映日红相当。

含情敛态出艳阳,飘然一树临金塘。

亭亭袅袅遥相望,朱为衣兮绿为裳。

红楼珠箔凝芬芳,恍如秦月明新妆。

盈盈晓露淡含香,霏微入户闻中堂。

临漪弄影纷纵横,高者若俯低者昂。

灼如静女晴当窗,婉如游丝动高杨。

千朵万朵压东墙,忽然如雨吹流黄。

有鸟有鸟鸣且翔,娟娟拂羽含宫商。

飞去飞来大树傍,蹴枝啄花何飘飏。

柔条密蕾不自防,轻盈历乱牵我肠。

愿言千载无相忘,欢乐秾华殊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一)赋得驾海仙坛

碧云千顷浪光紫,古坛夜傍老蛟语。

仙人手把赤珊瑚,徙倚空濛阅千古。

怀中一匕大飞丸,日月在掌天在肩。

戏海更闻有神物,登坛早晚飞天门。

形式: 古风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二)赋得作霖灵石

青天秀出神仙窟,帝遣巨灵擘山骨。

嶙峋陡立万仞馀,隐映云霄倚天日。

有时变化含风雷,从龙一洒春霖开。

泽尽苍生谢天子,乘风万里归蓬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