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经历李毓岩入觐

建安才子舄翩翩,尊酒韩江怆别筵。

两瑟阳春推国手,一帘明月见家传。

羊肠勿惮八千里,凤翮还归尺五天。

岂是风尘犹宦拙,丝纳遄发衮衣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林熙春所作的《送经历李毓岩入觐》诗,以送别为题,表达了对友人赴京述职的深情厚谊与勉励之情。

首联“建安才子舄翩翩,尊酒韩江怆别筵”,开篇即以“建安才子”喻指友人,形象地描绘了其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形象。同时,“尊酒韩江”则点明了送别的地点,韩江边的宴席上,满载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这里运用了借代和场景描写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深情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颔联“两瑟阳春推国手,一帘明月见家传”,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赞誉与期待。通过“两瑟阳春”这一比喻,赞美友人在音乐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国手”一词,则强调了其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一帘明月见家传”则暗示了友人将带着家族的荣耀与传统进入京城,预示着他在仕途上的辉煌前景。

颈联“羊肠勿惮八千里,凤翮还归尺五天”,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不畏艰难的勇气与信心。以“羊肠”比喻道路崎岖,但“勿惮八千里”则展现了友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决心。“凤翮”象征着友人的志向高远,最终“还归尺五天”,即回到京城,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尾联“岂是风尘犹宦拙,丝纳遄发衮衣前”,则是对友人仕途顺利、未来可期的美好祝愿。通过反问句式,强调了友人并非因为官场的风尘而显得拙劣,而是即将在仕途上大展宏图,有望穿上象征权力与荣誉的衮衣,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间的深厚友谊与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朱存敬并申祝意

海上当年赖壮猷,天门青琐仰前修。

因依棠树遥相忆,欲寄梅花末自繇。

幸有凤毛堪系简,况逢鹤算更添筹。

武彝自是神仙宅,碧水长清映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比部张元辉还朝时己推滇观察候命

汉庭仙吏使槎回,白露清樽此日开。

万里骅骝将命去,九霄丹凤送书来。

且游名岳多怀吐,莫负春风两鬓催。

当宁每思谁借箸,天南还仗出群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夏仲园豆盛熟每饭不彻戏示埈儿曰朝朝一味豆尔能偶乎埈儿谢不敏解目园中为余偶者四因成四绝(其一)

朝朝一味豆,日日寸心葵。

每抱丰年愿,乾坤未有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夏仲园豆盛熟每饭不彻戏示埈儿曰朝朝一味豆尔能偶乎埈儿谢不敏解目园中为余偶者四因成四绝(其二)

朝朝一味豆,灼灼满园萱。

无限春晖思,何堪对酒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