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己夘七月十一日得颖

露洗新秋,天浮灏气,桐孙初长庭隅。

绷裁红锦,门左记垂弧。

白发萱亲笑道,于今见、四叶喜荣敷。

天台路,吾儿知不,倩雁报安书。

山中何所有,石田茅屋,菊径瓜区。

更寒窗老砚,他年尽传渠。

愿汝身如犊健,看书罢、更学把犁锄。

称乡里,善人可矣,卿相又何如。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清露滋润着初秋的新气象,天空中弥漫着浩渺的气息,梧桐树的嫩芽开始在庭院的一角生长。
红色的丝线裁剪成衣物,门左边挂着庆祝婴儿出生的弓箭。
母亲满头白发笑着,如今看到孙子四叶草般的繁茂,心中欢喜。
孩子,你是否知道通往天台的道路?请让大雁带去平安的书信。
山中的生活简单,只有石田茅屋,菊花小径和瓜田。
寒冷的窗户边,那古老的砚台,将来都将成为你的回忆。
希望你身体健康,读书之余还能学习农耕。
在乡间做个善良的人就足够了,做卿相又能怎样呢?

注释

露洗:清露滋润。
天浮灏气:天空中弥漫的浩渺气息。
桐孙:梧桐树的嫩芽。
垂弧:庆祝婴儿出生的习俗。
四叶喜:子孙繁多的喜悦。
天台路:比喻人生的道路。
倩雁报安书:请大雁传递平安的信息。
石田茅屋:简朴的乡村生活。
把犁锄:农耕劳动。
称乡里:在乡间生活。
善人:品德良好的人。
卿相:古代高级官员。

鉴赏

这首元代吴景奎的《满庭芳·己夘七月十一日得颖》描绘了秋季清新景象与家庭温馨的场景。开篇“露洗新秋,天浮灏气,桐孙初长庭隅”写出了秋露洗净了暑气,梧桐树的新叶在庭院的一角悄然生长,营造出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绷裁红锦,门左记垂弧”描述了为孩子准备的红色锦缎和庆祝成长的仪式,体现了家庭的喜悦和对孩子的关爱。

“白发萱亲笑道,于今见、四叶喜荣敷”描绘了母亲的笑容,她看到孩子成长的喜悦,犹如萱草般欣慰。接下来,词人期盼孩子能像天台路上的信使一样,通过大雁传递平安的消息。“天台路,吾儿知不,倩雁报安书”表达了对孩子的期待和对远方的牵挂。

下片转向对孩子未来的设想,“山中何所有,石田茅屋,菊径瓜区”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希望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耕读,传承知识。“愿汝身如犊健,看书罢、更学把犁锄”表达了对儿子健康和勤劳的期望,读书之余也能体验农事劳作。

最后,“称乡里,善人可矣,卿相又何如”以朴素的乡间生活理想收尾,认为做一个善良的人比追求高位更为重要,表达了词人对于孩子品性的期许。整首词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庭和后代的深深关怀。

收录诗词(217)

吴景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字:文可
  • 籍贯:婺州兰溪
  • 生卒年:1292—1355

相关古诗词

题阁皂山

汉吴仙迹两峰齐,欲拾瑶华路恐迷。

宝殿青红疑地涌,林峦苍翠接天低。

九重香案分云篆,八景琅函记玉题。

仙鹤翔空清似水,步虚声在朵云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木兰花慢.三用韵

好风流诗老,双鬓上,雪霜稠。

忆少壮欢娱,呼鹰逐兔,走马飞球。

春风断肠柔唱,拚千金一笑破娇羞。

此日花时意气,当年梦里扬州。客床百尺卧危楼。

往事总悠悠。把湖海人豪,消磨变换,洙泗天游。

应知裂麻司业,为前时、谏舌颇多愁。

今去却堪痛饮,瓮头有酒频篘。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四用韵

看风花烟柳,浓又淡,少还稠。

有小巧微虫,垂天布网,转地抟球。

冲融一般春意,只啼莺语燕向人羞。

收取尘间乐事,都归杓里舒州。绮筵珍馔醉青楼。

光景信悠悠。柰蚋队虾群,空中聚散,水上浮游。

谁知太和真趣,本无愁、何用更浇愁。

问字频来未已,漉巾不要亲篘。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再用韵

正群芳开遍,花簇簇,蕊稠稠。

看艳杏夭桃,蒸霞作糁,辊绣成球。

天然素肌仙质,对秾妆艳饰似含羞。

痴绝京华倦客,贪眷忘却南州。传闻天上玉为楼。

此事付悠悠。且白昼风前,黄昏月下,烂熳同游。

神疑藐姑冰雪,又何须、一醉解千愁。

自有壶中胜赏,酿来玉液新篘。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