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反映了诗人生活贫困、身患疾病的艰难处境。通过对比自己与历史上的两位人物——卑如和扬子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不幸。"卑如"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卑弥,据说他虽然贫穷但保持着高洁的品行;而"扬子官执戟"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守卫边疆的将士,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处境。"贫似玉川居洛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贫穷,玉川是古代洛阳城外的一条河流,这里的意思可能是在说即便是居住在繁华都市之中,也如同玉川般的清贫。
第二句"不敢弯弓轻妄射,争如覆被逐山郎"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无能为力的感慨。这里的"弯弓轻妄射"可能是指不敢随意发声或行动,因为担心会招致麻烦;而"争如覆被逐山郎"中的"逐山郎"形象,可能是在比喻自己就像古代的游子一样,被迫不断地流浪。
整首诗通过对自己的困境与历史人物的比较,以及对生活无奈和不幸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助。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在逆境中的无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