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其三)用实之韵

便披蓑、荷锄归去,何须身著宫锦。

与谁共话桑麻事,朱老阮生尤稔。筛样饼。

瓮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清流浊品。

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对酒莫辞饮。

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疏窗惟月来闯。

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愁个甚。

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茅山再任。

幸不是谋臣,又非世将,免犯道家禁。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穿上蓑衣、扛着锄头回家去,何必身穿华丽官服。
与谁一起谈论农事,朱老和阮生最为熟悉。
像筛子般的饼,像瓦罐般的茧,赤脚劳作供应柴火烹饪。
清流与浊物,全部清除心中,置之度外,面对美酒不要推辞。
怕的是美梦惊醒清晨的枕头,只有月光透过稀疏的窗户照进来。
一生常因功名所误,暂且向朝廷请求停止追责。
何必忧虑,有薇草可采,松树可荫蔽,生活自足。
再次担任茅山的职务,庆幸我不是阴谋家或将领,不会触犯道家戒律。

注释

蓑:蓑衣。
宫锦:华丽的官服。
桑麻事:农事。
稔:熟悉。
筛样饼:形状像筛子的饼。
瓮样茧:形状像瓦罐的茧。
清流浊品:清白与污浊的事物。
膜外:心外。
华胥梦:美梦。
晓枕:清晨的枕头。
弓旌:功名。
追寝:停止追责。
薇堪采:有薇草可采。
松堪荫:松树可作为遮荫。
茅山再任:再次任职茅山。
谋臣:阴谋家。
世将:将领。
道家禁:道家戒律。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摸鱼儿·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脱与淡泊,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漠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便披蓑、荷锄归去,何须身著宫锦。"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诗人宁愿选择简单的农夫生活,不愿意穿着华丽的宫廷服饰,这反映了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漠。

"与谁共话桑麻事,朱老阮生尤稔。筛样饼。瓮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 这几句通过描写农村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如用筛做成的饼和瓮做成的茧,以及长须老人赤脚为诗人提供柴火,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清流浊品。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对酒莫辞饮。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疏窗惟月来闯。" 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的净化和超然物外的追求。他希望将一切烦恼抛在脑后,就像清澈的溪流与浊流相区别一样,将内心的污秽扫除,置于身外。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酒的享受,但又害怕梦中杀人惊醒,因此只好让月光透过窗棂来陪伴。

"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愁个甚。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茅山再任。幸不是谋臣,又非世将,免犯道家禁。"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一生中被误解和束缚的感慨。他告诫自己回到朝廷家庭追寻安宁之所,不必过于忧愁,因为他有机会在薇堪(一种植物)丛中采集松茸,在茅山再次隐居。诗人庆幸自己不是谋士或将领,因此不违反道家教导的禁忌。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理想。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其一)

怪新年、倚楼看镜,清狂浑不如旧。

暮云千里伤心处,那更乱蝉疏柳。凝望久。

怆故国,百年陵阙谁回首。功名大谬。

叹采药名山,读书精舍,此计几时就。

封侯事,久矣输人妙手。沧洲聊作渔叟。

高冠长剑浑闲物,世上切身惟酒。千载后。

君试看,拔山扛鼎俱乌有。英雄骨朽。

问顾曲周郎,而今还解,来听小词否。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二)海棠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

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

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

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

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江红(其十二)

下见西山,料他日、面无惭色。

君记取、不为吕党,亦非秦客。

有意挽回当世事,无方延得诸贤脉。

笑海波、渺渺几时平,空衔石。园五亩,纷红碧。

家四世,传清白。任天孙笑拙,女媭嫌直。

老去何烦援以手,向来不要加诸膝。

待深山、深处著茅斋,看青壁。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四首并和实之(其九)

往日封章,曾耸动、君王颜色。

今似得、三闾公子,四明狂客。

古不能钳言者口,天方欲寿中朝脉。

算人间、岂有病无医,须针石。年冉冉,袍犹碧。

心耿耿,头先白。笑臣舒迂缓,臣山愚直。

拂袖归来羞炙手,望尘拜了难伸膝。

把富春濑与首阳山,图斋壁。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