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涧水之西我所家,结亭新借白鸥沙。

旋移骚国春风木,满种陶篱晚节花。

陪客常留煨芋火,课儿频煮读书茶。

清波迥与黄尘隔,一笑人生自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我家位于涧水之西,新近搭建了亭子在白鸥沙滩边。
我移植了楚国春天的树木,篱笆上种满了晚年的陶渊明喜爱的花朵。
常有客人围炉烤红薯,我教孩子们频繁煮茶读书。
清澈的水流远离尘世喧嚣,一笑间领悟人生有限。

注释

涧水:山涧的流水。
家:居住的地方。
结亭:建造小亭。
白鸥沙:白鸥栖息的沙滩。
骚国:指楚国,这里代指文人墨客之地。
春风木:春天的树木。
陶篱:陶渊明式的篱笆,象征隐居生活。
晚节花:寓意晚年的品格和志趣。
陪客:招待客人。
煨芋火:烤红薯的火。
课儿:教导孩子。
读书茶:读书时泡的茶。
清波:清澈的水流。
黄尘:尘世的纷扰。
一笑:微笑。
自有涯:自然有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崇义的作品,描绘了他居住在涧水西边的居所,生活宁静而富有诗意。诗人新建了一座亭子,选址于白鸥栖息的沙滩旁,寓意着与自然的亲近和超脱。他引入了春天的花草,种植在篱笆周围,既美化环境,又寄托了陶渊明般的隐逸情怀。

诗人日常生活中,热情好客,常围着篝火烤煮芋头招待客人,同时鼓励孩子勤奋读书,煮茶相伴,体现了浓厚的家庭氛围和对知识的重视。最后两句,诗人感慨清波远离尘世喧嚣,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认识,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的乐趣和满足感。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闲适诗篇,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1)

黄崇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洞霄宫(其一)

山锁清溪溪锁峰,溪光山色两怡融。

松枝点滴衣夹雨,云叶飘扬岩际风。

玉室金堂端好坐,石坛乳窦自相通。

我生已幸尘缘薄,拟结茅庐天柱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洞霄

我厌城市喧,故作林泉游。

十事思九错,一笑忘百忧。

道念岂不定,俗累良未休。

安得弄泉石,味道老一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游洞霄宫(其二)

乔松苍竹带烟霏,木拱彤檐蔼翠微。

虚谷玲珑遗凤响,行云蒙密护龙归。

繁花结绣迷樵径,灵药飘香满客衣。

更欲支筇遍诸顶,可怜无策驻残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宝方山二首(其二)

平生不惯俗尘萦,才对南山眼便青。

天与诗人张画本,疏梅翠竹小池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