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十五夜柬陈太史约之

行人向月占消息,一望云端百感并。

南去关山犹未半,东升蟾兔已先盈。

乘槎且傍鱼龙宿,绕树那堪鸟鹊惊。

忆与仙郎当此夜,几回联佩侍承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十五夜月下所感,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首句“行人向月占消息”,以行人的视角,引出对月光的观察与思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期待。接着,“一望云端百感并”一句,将诗人的思绪从地面延伸至云端,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南去关山犹未半,东升蟾兔已先盈”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通过“南去关山”的未尽旅程与“东升蟾兔”的圆满形成对照,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人生旅途中的不完美与追求的永恒。同时,“南去”与“东升”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与未来的向往。

“乘槎且傍鱼龙宿,绕树那堪鸟鹊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诗人选择与自然共眠,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宁静,但“鸟鹊惊”又暗示了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不安。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忆与仙郎当此夜,几回联佩侍承明”将思绪拉回往昔,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赠陈佥事约之生日

青春绣服俨神仙,早岁为郎霄汉边。

问齿方知散骑后,论才已是洛阳前。

官迁柏府多推望,经绝韦编不待年。

衰病无能真自弃,慢将犬马愧君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崔镇道中晚望怀陈约之

郊原极目思依依,楚木连天楚树微。

远浦潮生人独往,寒林风静鸟双归。

泥涂自觉朋游好,日月偏催旅鬓稀。

念尔同为南窜客,烟波何事更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别义兴林尹迁官

移家本为采山薇,茂宰风流更可依。

满径蓬蒿频问讯,开尊竹石几忘归。

高才岂得淹黄绶,野性惟甘卧薜衣。

今日河梁送君后,柴关车马又应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赠施道人

御气曾闻老氏柔,寄身偏爱水云幽。

道书数卷只自注,生计一钱常不留。

卖药人间应是谪,挂瓢树下复何忧。

犹言妻子能相累,自戴黄冠学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