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元翼举子拟拉泛江走笔促之三首(其二)再促

荡涤竹漪秋,翱翔松岸月。

青萍抽紫蕖,红菱披白雪。

诗句藻江山,觥筹分甲乙。

一片水云心,拟向空明发。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江上夜景图。首句“荡涤竹漪秋”以“荡涤”二字开篇,赋予了秋天竹林中波光粼粼水面以动态感,仿佛秋风轻拂,竹影与水波相互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翱翔松岸月”一句,将视线转向岸边,松树与明月相映成趣,松枝在月光下轻轻摇曳,画面充满了诗意的浪漫与宁静。

“青萍抽紫蕖,红菱披白雪”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青绿的水草与紫色的荷花,以及鲜红的菱角与洁白的雪花并置,色彩鲜明,生动地展现了江面的丰富景象和季节变换的痕迹。荷花的紫色与菱角的红色在雪白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诗句藻江山,觥筹分甲乙”则转入对文人聚会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文人雅集联系起来,通过“藻江山”一词,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同时,“觥筹分甲乙”则描绘了文人间的饮酒赋诗,比试才情的情景,体现了古代文人聚会的风雅与趣味。

最后,“一片水云心,拟向空明发”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追求。水云心,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那份超然物外、纯净无瑕的心境;“拟向空明发”,则暗示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到自然之中,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收录诗词(257)

卢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谈元翼举子拟拉泛江走笔促之三首(其三)三促

久许解兰舟,出载罗浮月。

晴波风涣文,尘襟天濯雪。

卜往经旬时,兴来即庚乙。

君病未能瘳,沧江有七发。

形式: 古风

友人别十四韵

怅望清江浦,游子忽远辞。

咄唶羞举笔,为子长相思。

子行白日暮,珠光泫江湄。

远送青郊外,秋色黄金卮。

丈夫豪志意,百折非所疑。

屈伸自有数,前途讵能期。

振衣秦日观,奋翊云梦陂。

岂能效鹪鹩,回翔百里枝。

子年正英妙,浩气凌云霓。

雪案宿灯火,锦素澄玻瓈。

射策君门去,和凝良子师。

仰建公傅业,心印登庸奇。

凉月千山皓,丹梧一叶垂。

感此重悽悄,命驾俱西驰。

形式: 古风

小阁碧梧

悬岩深雨露,芳根足春讹。

菶菶屯云雾,幽幽交茑萝。

高挺峄阳干,秀发终南柯。

夜月合清影,秋霭扬素波。

圭璋启唐胤,琴瑟成楚歌。

直宜寘廊庙,何当肆薪刍。

旭日炯若木,苞凤翻灵窠。

振羽一调节,天地旋融和。

形式: 古风

雪堂十二韵

万翠冻欲折,六霙连八垓。

天葩舞奇皦,子夜凌风台。

绕筵摛玉屑,战齿翻银杯。

丰年兆三白,宛转封莓苔。

羡君构寒洁,取象飞琼皑。

纯素表心性,坚忍输松梅。

立门多俊选,乘兴舟时来。

红炉点霣化,银海光昭回。

引鹤跨玄圃,披氅行天台。

愿得四时雪,布地襄崔嵬。

天地迥一色,原隰无污莱。

矢作高堂主,瞻眺重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