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八景(其一)南山积雪

酒泉城外碧云端,万叠芙蓉雪未干。

素影欲迷银汉迥,晴光不逐暖风残。

气吞沙漠千山远,势压番戎六月寒。

公馆日长清似水,几回吟望倚栏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戴弁的《肃州八景(其一)南山积雪》,描绘了酒泉城外南山积雪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后山川的静谧与雄浑。

首句“酒泉城外碧云端,万叠芙蓉雪未干”,以酒泉城为背景,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山峦,仿佛碧蓝的天空与山峰相连,层层叠叠的山峰上覆盖着未融化的白雪,如同万朵盛开的芙蓉,展现出初雪后的清新与洁白。

接着,“素影欲迷银汉迥,晴光不逐暖风残”,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山川的静美。雪地上的光影似乎要与银河相接,显得格外遥远而神秘;晴朗的阳光并未随着温暖的春风消散,而是与雪景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气吞沙漠千山远,势压番戎六月寒”两句,通过“气吞”、“势压”的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积雪的雄伟气势,它不仅覆盖了千山万岭,还仿佛能压制远方的番戎之地,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保持着寒冷的气息,突出了积雪的持久与力量。

最后,“公馆日长清似水,几回吟望倚栏杆”则转而描写诗人在公馆中的感受。白天漫长,环境清幽得如同流水一般,诗人多次倚靠栏杆,凝视窗外的雪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山积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审美情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

戴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肃州八景(其二)北陌平沙

北上高楼接大荒,塞原如掌思茫茫。

朔风怒卷黄如雾,夜月轻笼淡似霜。

弱水西流青海远,将台南去黑山长。

远人遥指斜阳外,蔓草含烟古战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肃州八景(其三)玉关来远

圣代文明遍九垓,河山设险玉门开。

月明虏使闻鸡度,雪霁番王贡马来。

泛泛仙槎浮瀚海,翩翩驿骑上金台。

幸逢四海为家日,独坐藩垣愧乏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肃州八景(其四)嘉峪晴烟

烟笼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仑万里遥。

暖气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

雨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雾飘。

最是晚来闲望处,夕阳山外锁山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防秋登嘉峪楼纪事(其一)

铁骑行边倚佩刀,西风历历几亭皋。

孤城斗着黄云脊,万堞斜连白雪尻。

属国书通传旧县,磨崖剑气定谁曹。

一声肠断梅花引,隐几侵寻早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