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提刑韵送吕堂长主簿(其一)

道在颜瓢乐不忧,清风端可继前修。

朅将西涧重新了,莫是东莱再出不。

学校诸生俱向仰,文章太守共赓酬。

戍瓜忽及东吾道,轻重从知系去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道路在于内心的平静,快乐无需忧虑,清风可以延续前人的美德。
我将再次整理西涧的事务,难道东莱不会再有新的出仕机会?
学子们都仰望学校的教诲,太守的文章才华值得大家回应和赞美。
戍瓜的时令已到东方,道路的选择将决定我去留的轻重。

注释

道:道路,内心的道路。
颜瓢:比喻内心的平静。
忧:忧虑。
清风:比喻美德或高尚的行为。
前修:前人的美德或榜样。
朅:离去,重新开始。
西涧:可能指具体的地点或象征性的事务。
东莱:地名,也可能象征新的仕途机会。
出不:出仕,出来任职。
学校:教育机构,这里指学子们学习的地方。
诸生:众多的学生。
仰:仰慕,敬仰。
文章太守:指擅长写文章的地方官员。
戍瓜: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瓜熟的时间象征时节。
东吾道:向东的道路,可能指人生的方向。
轻重:重要性,决定因素。
系:关联,决定。
去留:离开或留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的作品,题为《和赵提刑韵送吕堂长主簿(其一)》。诗中,诗人以“道在颜瓢乐不忧”开篇,表达了对道义的坚守与内心的宁静,颜瓢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人以此自况,享受着内心的快乐。接下来,“清风端可继前修”暗示吕堂长主簿有着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传承,可以继续前辈们的优秀传统。

“朅将西涧重新了”表达了对吕堂长主簿处理政务的期待,希望他能像整治西涧一样,将地方事务治理得井井有条。“莫是东莱再出不”则借东莱之名,期待他的再度出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诸生俱向仰”描绘了吕堂长主簿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学生们对他充满敬仰。“文章太守共赓酬”则赞美了他的文学才华,作为太守,他的文章受到同僚们的赞赏和回应。

最后两句“戍瓜忽及东吾道,轻重从知系去留”寓意深远,吕堂长主簿的去留不仅关乎个人的仕途,也关系到他对道义原则的坚持,以及对地方教育和文化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吕堂长主簿的赞扬和期许,也是对道义与责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姚勉的诗风和对人才的赞赏之情。

收录诗词(539)

姚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字:述之
  • 号:蜚卿
  •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 生卒年:1216~1262

相关古诗词

和郡侯劝驾韵(其二)

睎颜欲进圣门科,何意嫦娥剪绿罗。

拾紫不知如芥易,一红也觉占春多。

兴贤借此双旌重,得士欢于五裤歌。

九万扶摇风力健,稳吹槎驭上天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郡侯劝驾韵(其一)

圣朝珍重设儒科,总总英贤入礼罗。

天下岂无偕计上,日边此独得人多。

仙桥快应龙头谶,工席忻聆燕衎歌。

雅志不为温饱计,尚期勋业等山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郡侯喜雨韵

玉龙捲动海千寻,一滴天瓢水尺深。

农父带云耕宿润,使君喜雨入新吟。

浪低麦陇收难速,针短秧畴插未禁。

三日顿回生意满,天心只在我公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通判直阁立春闻莺(其一)

寂寂江城又立春,土牛何物竟无神。

试倾官酒梅花畔,不似园丁菜把新。

綵胜岂留良夜梦,纸窗静拂隔年尘。

东风毕竟于人好,早有莺声入鬓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