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际醒的《山居》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图景。首联“为爱林泉趣颇饶,市廛隔绝路迢遥”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选择在偏远的山林中居住,避开城市的喧嚣。颔联“千重竹树居幽僻,一个蒲团坐寂寥”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竹树环绕,蒲团独坐,显得孤独而静谧。
颈联“昼静窗中山色澹,日高帘外鸟声娇”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恬淡与宁和,白天山色淡雅,阳光透过窗帘,鸟儿的鸣叫声格外悦耳。尾联“定回满目皆生意,乘兴扶筇过小桥”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闲适地漫步过小桥,欣赏着生机盎然的景色。
诗人际醒以“疏拙难堪应世情,馀生赢得寄柴荆”自嘲,表示不再迎合世俗,而是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诗句“且无活计卷唇锄,尽有家私折脚铛”表达了他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满足,没有繁复的生计,只有简单的农具和日常用品。
最后两句“亭畔开池宜浣月,篱边种菊喜餐英”描绘了诗人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月下洗濯,菊下品茗,生活情趣十足。结尾“敢云野况齐安养,差胜人间閒利名”更是直接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功名利禄的山居生活的肯定,认为它比世俗的忙碌生活更为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浮华的淡然,体现了清高孤寂而又自得其乐的隐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