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到后雨遂大作

昨夜闻有赦,今朝遂得雨。

天泽随君恩,一洒遍寰宇。

彼玩尚逋诛,吾土久未还。

皇灵实神谋,剪复笑谈间。

峥嵘若化城,扫荡如破竹。

开田一百里,得土千万族。

不雨三四月,垄亩犹烧畬。

祷祈略无应,居哭行叹嗟。

岂知有此待,城就师振旅。

上不辍板筑,下不妨野处。

秋种盖未晚,及此壮者归。

欢呼各著业,卖刀买耕犁。

山头夜叱牛,山下妇亦斸。

老稚旦出耘,勤劳莫归宿。

待我土尽垦,俟尔日有馀。

归来笑相向,共乐生无虞。

又闻赦书中,逋欠皆除免。

更放一年租,其细及移变。

天公固爱我,吾君岂违天。

乃知父子间,事事必关连。

野人语可书,使我喜不寐。

谁谓彼无知,况欲迷向背。

我歌本民言,未愧中兴诗。

闻者足以戒,可是辙趋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赦到后雨遂大作》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描绘赦令带来的喜悦与雨水降临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和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

诗的开头“昨夜闻有赦,今朝遂得雨”,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民众在得知赦令后内心的激动与期待,紧接着“天泽随君恩,一洒遍寰宇”一句,将赦令的恩泽比作天降甘霖,滋润着大地,表达了赦令对于百姓生活的积极影响。

接着,“彼玩尚逋诛,吾土久未还”两句,反映了赦令不仅涉及刑罚的宽宥,也包括对流离失所者的回归,体现了赦令的全面性和普适性。“皇灵实神谋,剪复笑谈间”则赞美了赦令背后的深思熟虑与轻松实现,显示了统治者的智慧与仁慈。

“峥嵘若化城,扫荡如破竹”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赦令带来的社会变革之迅速与彻底,如同城市从废墟中崛起,如同竹林被清风扫荡一空。“开田一百里,得土千万族”进一步强调了赦令对于土地开垦和人口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

接下来的几句“不雨三四月,垄亩犹烧畬。祷祈略无应,居哭行叹嗟”描绘了旱灾给农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他们对雨水的迫切渴望,与后面“岂知有此待,城就师振旅。上不辍板筑,下不妨野处”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赦令带来的希望与改变。

“秋种盖未晚,及此壮者归。欢呼各著业,卖刀买耕犁”表现了农民在得到赦令和雨水后,开始恢复农业生产,从战争或流离中回归正常生活,展现出生活的活力与希望。

“山头夜叱牛,山下妇亦斸。老稚旦出耘,勤劳莫归宿”描绘了农忙时节的景象,人们不分昼夜地劳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坚韧。“待我土尽垦,俟尔日有馀”表达了对未来丰收的期待与憧憬。

最后,“归来笑相向,共乐生无虞。又闻赦书中,逋欠皆除免。更放一年租,其细及移变”总结了赦令带来的福祉,不仅减免了债务,还减轻了赋税,使得百姓生活无忧。

“天公固爱我,吾君岂违天”表达了对自然与君主的感激之情,认为赦令是天意的体现,也是君主仁政的体现。“乃知父子间,事事必关连”强调了赦令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深刻理解。

“野人语可书,使我喜不寐。谁谓彼无知,况欲迷向背。我歌本民言,未愧中兴诗”表达了诗人对普通民众语言的尊重与认同,认为自己的诗歌能够反映时代变迁,表达民众的心声,没有愧对历史。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通过描绘赦令带来的社会变化和民众生活的改善,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民生幸福的深切关注和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端午睡起和韵

岂复记佳节,饱食睡亭午。

虽不负此身,倦听亦良苦。

念初入此门,只作十日数。

那知如忍炎,倏尔到角黍。

本非来质秦,盖异行怨楚。

端为城旦拘,独与缧绁语。

深坑偶未埋,大镬仅逃煮。

净持诸愿力,妙地叩初祖。

会当纵奔鹿,遂与搏猛虎。

蹇余愧平生,何适非龃龉。

形式: 古风

大雨

向晚云骤合,雨点如车轮。

入夜势转暴,对面语不闻。

初疑坤轴裂,渐觉河海翻。

倾注恣豪放,沟渎莫吐吞。

平地忽五尺,呼叫均四邻。

下堰上辄隙,东塞西遽奔。

一身应百给,坐卧不得申。

旦自秉锸刀,彳亍意已昏。

念兹嗷嗷农,拱手过一春。

入夏又将半,寸苗无宿根。

祈祷备众伎,杳杳天九阍。

饥殍漫狼藉,极目无烟村。

及此滂沛泽,一洗疮痍痕。

劳我敢有词,故喜气已温。

置酒会宾客,耕辍翁语孙。

尔年非可期,我责亦粗伸。

欲赴固踊跃,感慨扃重门。

形式: 古风

睡起

数日不吟语,已觉舌本强。

熟处自难忘,是乃真苦相。

帘空睡起足,物我两俱丧。

举头见南山,依旧秃相向。

解衣绕屋行,未巾已踉跄。

翻书试遮眼,一抹如白浪。

目足身所先,二者辄相抗。

生理从可知,何用更惆怅。

独有梁上燕,怜我本痴憃。

时时作好语,似欲致劝奖。

见尔初衔泥,生子已颉颃。

而我犹未归,兹事固难谅。

安用苦烟尘,无劳独悽怆。

俯仰即陈迹,未易烦度量。

一樽试有求,传来如鹊盎。

顿味毒酒酷,猛釂投晚饷。

倦怀岂复有,舌烂腹斗涨。

抱薪救烈火,自取将谁让。

夜分方半生,劣过逃属纩。

形式: 古风

试郭底泉和韵

午睡不觉久,起坐独扪腹。

眊氉相苦魔,眩瞀遂为族。

永怀建溪春,偶尔得藏畜。

品第虽非貂,犹胜狗尾续。

虚堂无纤尘,百转纷击筑。

破碾顿愕眙,屑纷随轮蹙。

被褐而怀璧,凡眼真亵渎。

聊资定碗黑,岂待无托绿。

久闻城西角,有泉湛寒玉。

名因所居传,廉惠才可仆。

殷勤持小罂,甘莹来一掬。

蟹眼方转旋,色味相芬馥。

迩来棘荆生,未易梨栗熟。

一啜便超腾,庾愁空万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