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湖上杂言》由明代诗人姚绶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湖畔景象。
首句“桃李漫山白间红”,以“漫山”二字展现桃李花开之盛,色彩斑斓,既有白色的桃树,又有红色的李树,相互交织,美不胜收。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次句“绕湖楼阁晚烟中”,将视线从山间转向湖面,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湖边楼阁在薄暮烟霭中的景象。晚烟轻笼,楼阁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
第三句“客船惯向湾头泊”,通过“惯向”二字,展现了湖上客船的日常活动,它们习惯性地停泊在湾头,仿佛是这片水域的一部分,与湖水、楼阁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画面。这一句也暗示了湖上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最后一句“不畏波涛夜半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即使在夜晚,面对可能的波涛与风浪,客船依然能够安然停泊,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从容。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湖上杂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湖畔春景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