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夕星初见,兹晨雾亦披。
徯闻平贼报,先赋喜晴诗。
□□犹如旧,新蝉未觉迟。
皇天已悔祸,小丑复奚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由阴转晴的自然景象和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首句“昨夕星初见”表明昨晚天空已经开始放晴,能看到星星了。而第二句“兹晨雾亦披”则说明早晨时分,迷雾也逐渐散去。这两句交替使用,营造出一种由昏暗到光明的氛围。
第三、四句“徯闻平贼报,先赋喜晴诗”表达了作者听到战乱结束的消息后,立刻写下了庆祝晴朗天气的诗歌。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和平与美好天气的渴望和欣赏。
接下来的“□□犹如旧,新蝉未觉迟”中,“□”处原文缺失,但从上下文推测,可能是在描述自然景色恢复往常的样子,而“新蝉”指的是初夏时节出现的一种昆虫,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末尾两句“皇天已悔祸,小丑复奚为”则表现了诗人对上天改变不祥,世界重回太平的信念,以及个人命运得以重新开始的喜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和平美好的向往,以及在自然景象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六月今年雨,千山每日云。
稻登全可望,树密最宜闻。
预免忧饥色,先收破暑勋。
稍容骄蛤黾,且为屏蝇蚊。
斗杓忽又指西楼,我独何为此滞留。
多事心情人转老,荒城风雨夜争秋。
一蓑屡费渔樵梦,杯酒难湔宇宙愁。
好趁微凉便归去,豆花篱落荻花洲。
一城最高处,晚色引跻攀。
莽莽斗牛野,重重吴越山。
秋将佳句画,人共老僧閒。
聚首非容易,何妨酩酊还。
南踰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
颇赖青州从事力,□过绛县老人年。
稍同气臭能□□,□□□□□□□。
□□八旬苦多病,且须烂醉海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