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来山不尽,北望意何如?
恨杀衡阳雁,来时不带书。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题衡阳驿》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度,描绘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书信的渴望。诗中通过“南来山不尽,北望意何如?”两句开篇,巧妙地运用了空间的对比,将读者的思绪引向遥远的南方与北方,营造出一种既广阔又深邃的情感氛围。接下来,“恨杀衡阳雁,来时不带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期盼,衡阳雁在诗中成为传递消息的使者,却未能带来期待中的书信,这种无奈与失落跃然纸上。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或家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沟通与理解的渴望。傅若金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衡阳雁不仅代表了传递消息的使者,也暗含着对自由飞翔、跨越距离的向往。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不禁为诗人的孤独与期待所触动。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空江白鹭起,远树苍烟合。
日落汎舟时,长天见孤塔。
上苑根株少,风沙道路长。
也知随汉节,终得荐君王。
人传月中树,恐是山河影。
片石补天馀,参差碧云冷。
上林佳木荫连墙,冉冉游丝转日光。
忽忆江南好晴景,碧溪春水照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