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其二)

元方既难为弟,季方又难为兄。

如此食麋自可,何必白日飞升。

形式: 六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其二)》中的一节。李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探讨了家庭关系中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元方既难为弟,季方又难为兄。”开篇即以典故引入,引用《世说新语》中关于元方和季方的故事,以此来探讨兄弟之间的相处之道。元方难为弟弟,季方难为哥哥,意味着在家庭关系中,无论是作为长者还是晚辈,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压力,需要付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如此食麋自可,何必白日飞升。”随后,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对生活中的琐事和追求提出了反思。食麋,即食用鹿肉,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满足;而“白日飞升”则常被用来形容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或理想。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生活中有许多平凡而美好的时刻,无需过分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平实的生活自有其价值和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李贽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在轻松诙谐的语言背后,蕴含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沉关怀。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其三)

我本老而好学,故随真人东行。

两家并生才子,自然常聚德星。

形式: 六言诗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其四)

泗州说有大圣,金陵亦有元城。

何似维明与公,并称二李先生。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南池二首(其一)

济漯相将日暮时,此间乃有杜陵池。

三春花鸟犹堪赏,千古文章只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南池二首(其二)

水入南池读古碑,任城为客此何时。

从前秪为作诗苦,留得惊人杜甫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