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送张静之少卿东归》。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归乡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礼寺居卿宠搢绅”,描绘了友人张静之在官场中的显赫地位与受人尊敬的形象。“若求清议尚沈沦”则表达了对友人在政治立场上的期待,希望他能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
接着,“三千里外甘投足,四十年前已化鳞”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友人归乡之路遥远而艰辛,但其内心却甘之如饴。同时,通过“四十年前已化鳞”的比喻,暗示友人历经岁月沧桑,但仍保持初心不变。
“何必万钟如己欲,好将一笑寓天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淡泊名利、追求真我生活的赞赏。诗人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当时共献藏珠赋,寿考康宁有几人”两句,回顾了两人昔日的友谊,并寄予了对友人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归乡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生活态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