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区区不觉路岐难,尘土衣冠喜动颜。
已见成书归上国,更逢便道览名山。
随轩幸涉三时久,弭节仍陪半日閒。
却与禅翁自相悦,绣衣云步共追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骧在游览齐州灵岩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区区不觉路岐难”,表达了诗人虽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却并未感到困难,反而内心充满喜悦。接着,“尘土衣冠喜动颜”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欣喜之情,即使衣着简朴,也难掩内心的激动。
“已见成书归上国,更逢便道览名山”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又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不仅在归途中阅读书籍,汲取知识,还利用便道游览名山大川,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随轩幸涉三时久,弭节仍陪半日閒”则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随行于旅途,最终在半日闲暇中得以稍作休息,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最后,“却与禅翁自相悦,绣衣云步共追攀”两句,以与禅师的相遇为结尾,展现了诗人与禅师之间心灵的契合,以及共同追求精神境界的旅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游记诗。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鸡鸣峰外日曈昽,欲去踌躇兴未穷。
索笔请题青石柱,留名愿附碧纱笼。
重裘迥触千山雾,回辔轻随一径风。
跋马频频望苍翠,他时应与梦魂通。
行役牵挛好思悭,诗筒旬浃未能还。
驱驰东国黄尘路,梦想南乡碧玉山。
顾我俗情方衮衮,爱君佳句独班班。
再吟再和都缄寄,幸有冥鸿羽翼閒。
西林枯蘖著繁霜,一品仙葩独自芳。
天意似教惊世俗,岁寒方信属花王。
才迎晓日仍添色,不得春风也倍香。
修竹茂松应内愧,后凋从此是寻常。
八月西风动地来,枯株衰卉惨池台。
如何春色花王品,独对霜威御史开。
冷艳自然欺竹柏,清香足以荐樽罍。
岂非千里宽羸俗,召得阳和暗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