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沙先生游厓谒大忠祠作

忠义为徇国,英雄不爱生。

一心雪国耻,百战走金兵。

兀术呼天哭,云燕唾手平。

青衣仇未复,黄阁议垂成。

江海乾坤窄,君王社稷轻。

秦奸不足责,张相乃无情。

竟葬南溟骨,谁悬北望情。

不须论始末,都付史官评。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邝梦琰所作的《从白沙先生游厓谒大忠祠作》。诗中描绘了对忠义之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

首句“忠义为徇国,英雄不爱生”,开篇即点明主题,赞扬忠义之士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精神。接着,“一心雪国耻,百战走金兵”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英雄为洗刷国家耻辱而英勇战斗的决心和行动。

“兀术呼天哭,云燕唾手平”通过描述敌方将领的反应,反衬出英雄们的伟大胜利。这里不仅展现了战场上的激烈对抗,也暗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青衣仇未复,黄阁议垂成”则表达了对未能完成复仇任务的遗憾,以及对历史功绩即将被记录的期待。这两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也是对他们功业的肯定。

“江海乾坤窄,君王社稷轻”揭示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认为国家的命运被君王的轻率所左右,显示出对权力与责任关系的深刻思考。

“秦奸不足责,张相乃无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批评了一些奸佞之臣的作为,同时也对某些官员的冷漠态度表示了不满。

最后,“竟葬南溟骨,谁悬北望情”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悼,以及对英雄精神的怀念。诗人通过这一句,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传承英雄精神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颂扬和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9)

邝梦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坐感怀四十韵书于彭城御史台时甲辰七月七日也

两出皇华使,重宣圣主仁。

彭城方驻节,柏府暂栖身。

撩我月当午,蒸人暑尚殷。

跏趺一夜坐,感慨百忧新。

起看星河动,寻惊木德迍。

正须云汉续,谁复便宜陈。

锦绣公侯第,艰难岭海滨。

天骄仍北寇,交阯更南邻。

郡邑飞刍急,朝廷授钺频。

公门尽桃李,大道半荆榛。

内子长厌肉,边兵或脱巾。

留连中使贡,辛苦役夫嗔。

远地闻迁贾,何时喜聘莘。

庙堂端有策,夔契不无人。

奋激书生志,难危壮士颦。

青云曾黾勉,白屋本酸辛。

忝逐登龙士,羞随入幕宾。

幸叨三鼎禄,敢谓一官贫。

年到知非处,心应烛理真。

军储公出纳,王法每持循。

慷慨思投笔,勤劳学伐轮。

深恩宜结草,盛世莫思莼。

中泽悲鸿雁,仙槎望紫宸。

徙薪徒有意,托谏竟无因。

马足千山路,衣襟三斗尘。

昨逢南海客,传说故园春。

但得平安报,无烦松菊询。

诗书付儿子,贤否任苍旻。

许友留孤剑,防身秘六钧。

应酬惭敏捷,孤耽共嶙峋。

行检卑投阁,文章准过秦。

百年忽过目,双鬓日添银。

上酒歌陶子,卜居怜楚臣。

疏狂期入社,遗忘辄书绅。

清誉资朋友,丹心质鬼神。

耽吟长入夜,作事每淩晨。

□道惟堪虑,循环复可欣。

载歌天保颂,跂足太平辰。

□德□还长,吾人屈又伸。

幸逢尧在上,坐见俗还淳。

形式: 排律

永新谭节妇祠次姚大参韵

万烧金不变,九折水从东。

慷慨谭家妇,东南烈女雄。

心肝悬白日,贞烈照苍空。

断臂略相似,投崖差可同。

洁身双刃下,沁血八砖中。

大节书青简,遗容托泮宫。

碑文一片石,人纪万年功。

背主空贻臭,偷生总下风。

精灵留异影,庙貌护神通。

过客祠前拜,香炉火正红。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浣灵为李方伯德馨题

一寸灵台地,其如众欲攻。

问君疏沦计,自我日新功。

空洞须涵养,浑沦贵扩充。

敬哉中不慢,诚矣伪难容。

康诰陈明德,丹书戒怠凶。

秽污时荡涤,查滓日消融。

云散月当午,尘消鉴自空。

经纶随出入,吾道倍英雄。

由此基贤哲,从兹赞化工。

本原君独得,岳牧业方隆。

尧舜期明主,旬宣挽古风。

勖哉一终始,勋业古人同。

形式: 排律

题画四首(其一)

岩上白云岩下泉,树阴浓罩小桥边。

虽然眼底无多景,不换王家上辋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