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汉时期的高士范丹的生活简朴和清贫。"破甑久生尘",意指破旧的瓦甑(古代炊具)长久不用,积满了灰尘,象征着他生活的贫困和对物质的淡泊。"短衣不掩骭",则是说他穿着简陋的衣服,连膝盖都遮不住,显示出他的寒酸和朴素。
后两句"还渠一斛麦,所拾已杂半"进一步揭示了他的高尚品质。他从田间捡拾回来的一斛麦子,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混杂了许多杂质,这反映出他并非为了私利而劳作,而是出于对劳动的尊重和对食物的珍惜,即使是微薄的收获,也懂得感恩和分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范丹的形象,赞美了中国古代士人坚守节操、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