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七夕

玉树香浮,金波彩泛,细风轻送云行。

桥边乌鹊,千古说多情。

何事欢娱易散,空怊怅、玉镜银屏。

堪怜处,年年芳草,青黛锁秋横。盈盈。

增怅望、更更漏点,处处鸡声。

看疏星渐晓,珠露飞英。

肠断鲛绡帕上,休回首、枉自魂惊。

还须问,长河渺渺,流向几时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鉴赏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满庭芳·七夕》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以玉树、金波和细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乌鹊桥边,寓意着牛郎织女的相会,然而欢愉易逝,留下的是空虚与惆怅。诗人感叹芳草年年,秋意横生,象征着时光流转,美好难以持久。

词中“盈盈”、“更更漏点”、“处处鸡声”等细节,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黎明的临近,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无尽期待。词人借疏星、珠露和鲛绡帕上的泪痕,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哀伤,不愿回首往事,以免触动心弦。

最后,词人以长河比喻人生的无尽,询问这浩渺的河流何时才能平静,寓意着对爱情归宿的追寻和对未来的迷茫。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离愁别绪。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代人恨别

好事多磨,重云掩月,晓风惊梦难留。

又一番春色,恼乱枝头。

湘浦佩沉波冷,花影里、枉自凝眸。

添怊怅,燕来鸿去,锁尽闲愁。休休。

楚台已远,生惹得情深,何处忘忧。

叹幽怀几许,总付东流。

那更栏前芳草,萦人思、恨满银钩。

空回首,从今风雨,两地悠悠。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声声慢.效旧人作韵用八声字

春光难问,烟草忘情,凭将彩管新声。

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

杏花下,把琼箫低按,试学秦声。

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

小院人闲,飞花悄悄无声。

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

更有那,杨柳外、莺语数声。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金菊对芙蓉.暮秋

凉雨人清,悄寒夜静,片霞天际斜飞。

看青烟萦树,白月侵衣。

松梢露催残叶,碧苔上、花影参差。

雁应来早,怨虫喧砌,绣幕低垂。自念独锁愁眉。

渐画栏影转,斗柄初迟。又重阳去远,菊冷东篱。

芙蓉寂寞澄江晚,问姮嫦、乍耐凄其。

秋光又老,难留好景,莫负良时。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

念奴娇.闺情

莺啼燕语,正芳菲时候,红娇翠小。

日日东风吹细柳,缕缕似人烦恼。

径近花香,栏遮蝶梦,掩尽重门老。

清明近也,隔帘愁遍芳草。

枝上杜宇声残,纱窗向晚,天碧横空杳。

悄悄姮娥来伴我,沉水琼绡青鸟。

绣带垂裙,金钗坠枕,脉脉馀情绕。

起来惟有,画檐风马敲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