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的《诗穷》,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创作理念的独到见解。首句“道在何妨拙”,意为追求真理的道路无需过于机巧,即使才智平庸也能坚守道义。接着,“身安一任贫”表达出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淡然接受,认为内心的安宁比物质的富足更为重要。
“已知如意事,不逐苦吟人”表明诗人已经明白人生中真正重要的并非外在的成功或赞誉,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他并不追求那些苦心经营名声的人。接下来的“瀑布空山月,梅花破屋春”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清幽而坚韧的生活情境,瀑布与月光映照空山,梅花在破旧屋舍中绽放春天的气息,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最后两句“奚囊有佳句,未肯寄朝绅”,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怀揣着美好的诗句,却不愿将它们献给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暗示了他对官场的疏离和对自由精神的珍视。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