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宇浮屠绝顶望海

兴至超然到上头,凭虚萧瑟见高秋。

诸天冥冥人非想,大地茫茫我亦愁。

俯听苍蝇喧万瓦,遥看白马走中流。

海神未许探幽窟,倏忽风烟起蜃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登天宇浮屠绝顶望海》由明末清初诗人尤侗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

首联“兴至超然到上头,凭虚萧瑟见高秋”,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登高后的超然心境与对秋日景色的敏锐感知。诗人仿佛超越了尘世的束缚,站在虚空之上,感受着秋日的萧瑟,心境超脱而宁静。

颔联“诸天冥冥人非想,大地茫茫我亦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在广阔的天地间,诗人似乎与万物融为一体,却又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与忧愁。冥冥的诸天与茫茫的大地,既是自然界的广阔无垠,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复杂。

颈联“俯听苍蝇喧万瓦,遥看白马走中流”,通过细腻的观察,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的细微声音与动态画面。苍蝇在屋顶上的喧闹,白马在江流中的奔跑,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热爱。

尾联“海神未许探幽窟,倏忽风烟起蜃楼”则以海市蜃楼的奇观,象征着现实与幻象之间的界限模糊,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境遇的变幻莫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探索的体现。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闻鹧鸪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早发望亭

水宿弭旅情,挂席愆宾饯。

泄云映寒涘,绪风扇轻艑。

暝增梁溪深,霁觉胥台缅。

棹歌写风波,群动互辗转。

沙鸨伫空明,江菼覆清浅。

红泉雨后流,白露草间泫。

周览虽言烦,幽默亦云阐。

远望姑苏城,绮罗若在眼。

舞基想馀粉,歌梁痗遗啭。

餐霞趣未慰,折麻务堪践。

寄谢区中缘,扬舲恣婉娈。

形式: 古风

刘逸民隐如

昔余丙申岁,读书长洲县。

章华宋大夫,相与共笔砚。

夹河幽巷绕,入市清溪漩。

风物本芳嘉,追随悉英彦。

刘惔宋家邻,尤与陈生善。

流连说生平,跌宕多顾盼。

君也性温慎,十步必缱绻。

及其感慨时,焱然闪岩电。

酷爱《湖海集》,搜录日不倦。

虿尾与银钩,错落铺黄绢。

吴城七月秋,别我赴京甸。

同门八九人,联袂临流饯。

君时醉起舞,长袖风中卷。

赠以珊瑚鞭,饰以黄金钿。

莫矜红颜好,宫中妒娇面。

莫言白璧完,连城轻自眩。

运至慕荣华,愁来忆贫贱。

刘生方策名,欻遘贤关变。

是时盛苞苴,富人工汲援。

铜山砉然开,中有集贤院。

乌裸作主司,郑白朕翩荐。

谁令黔娄生,误厕时流选。

昆冈一旦焚,玉石何由见?

刘生恬淡人,竟受谗言煽。

白月照阛扉,不是昭阳殿。

凄凄范蔚宗,恻恻书团扇。

戍君玄菟郡,插君白羽箭。

君躯绝短小,何以能征战?

君身非金石,何以堪忧怨?

刘琨绕指柔,夙昔曾百炼。

江东西风起,莼鲈可以膳。

待君君不来,泪下如流霰。

形式: 古风

酬许元锡

嘉隆以后论文笔,天下健者陈华亭。

梅村先生住娄上,斟酌元化追精灵。

忆昔我生十四五,初生黄犊健如虎。

华亭叹我骨格奇,教我歌诗作乐府。

二十以外出入愁,飘然竟从梅村游。

先生呼我老龙子,半醉披我赤霜裘。

此生阑入铜驼路,可怜老作《江南赋》。

头上不畏咸阳王,眼前只认丁都护。

晚交许子怀抱开,看尔不合长悲哀。

手提一诗来赠我,十幅错落红玫瑰。

我年三十馀,清狂爱儿戏。

旁人见我笑不休,安知我有填膺事。

日间击鼓夜击鲜,行乐安得千万年。

何肯龌龊学章句,三日新妇殊可怜。

许子赠诗逾一月,念欲报之久不发。

昨宵饱看冒家灯,一寸管城老龙渴。

掀髯狂作许生歌,食纸春蚕响不歇。

明朝归客正扬舲,海色苍茫青更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