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窄天宽古所闻,诛茅分得半溪云。
有时梦觉萝窗底,懒听前峰鹿叫群。
这首诗名为《得颐》,是宋代僧人释智愚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狭窄之地,抬头望见广阔的天空,感叹自然的壮丽与个人居处的狭小。"诛茅分得半溪云"一句,形象地写出诗人居住环境的简朴,仅能分享到半溪云影,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亲近。后两句"有时梦觉萝窗底,懒听前峰鹿叫群",则通过写诗人沉浸在梦境中,醒来后不愿被打扰,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林野趣的留恋。整首诗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源脉滔滔古岸头,往来终是碍行舟。
无风激起千寻浪,到海方知是逆流。
瞎驴一蹈两头空,便与寻常路不同。
寸步却成千里隔,纷纷多在半途中。
寻常忘物我,浑不涉希夷。
梦落秋坛冷,从教斗柄移。
金风露浥菊花秋,杞棘当途何处游。
衡岳康庐相撞著,恐伊未是汝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