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时相

五百年间瑞气钟,堂堂皎月众星中。

甄陶四海规模大,心膂三朝体貌隆。

寿杖终扶黄发老,衮衣今拜黑头公。

彭聃岂足延遐算,愿助升平到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在宋朝时期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宰相,以“寿时相”为题,由陈汝锡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这位宰相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的高度赞扬。

首句“五百年间瑞气钟”,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之长,以及这位宰相所处时代的祥瑞之气,暗示其非凡的地位与影响力。接着,“堂堂皎月众星中”以月亮比喻宰相的光辉形象,强调其在众多杰出人物中的突出地位,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

“甄陶四海规模大,心膂三朝体貌隆”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宰相的治国才能与忠诚之心。甄陶四海,意指其治理国家的宏大格局;心膂三朝,表明其在多个朝代都是核心力量,体貌隆则形容其威仪庄重。

“寿杖终扶黄发老,衮衣今拜黑头公”则赞美了宰相的长寿与尊荣。寿杖是古代老人使用的拐杖,此处象征着宰相的长寿;黄发老代表年迈的老人,暗示宰相深受百姓敬仰。衮衣则是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礼服,黑头公则形容宰相年轻时便已显赫,如今仍保持尊贵地位。

最后,“彭聃岂足延遐算,愿助升平到不穷”表达了对宰相长寿的祝愿,并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彭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长寿仙人,此处借以表达对宰相长寿的向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宋朝时期一位宰相的崇高品德、卓越功绩以及对国家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其长寿与持续贡献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6)

陈汝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周侍讲

我闻仙翁山,秀色媚岗岭。

昔人已仙去,飞步凌绝顶。

世缘磨不尽,一念堕尘境。

先生岂其人,骨相倍清整。

神钟金茎秀,气与霜月冷。

词源倒三峡,笔力扛九鼎。

书林知几年,文字浩千顷。

谈经动旒纩,屡被前席请。

当随凤阁班,径步花砖影。

胡为罢劝讲,禁幄出扬秉。

一麾眇淮甸,素发欲随领。

先生谪仙人,寿与龟鹤等。

富贵要长年,功名看晚景。

未须叹淹回,住世日月永。

形式: 古风

寿刘漕二首(其一)

清薰应候贡微凉,瑞霭蟠空报吉祥。

仙籍挂名书富贵,彩毫叶梦送文章。

眉间已有阴功色,肘后何须不老方。

节物也随人意好,荷花争入寿樽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寿刘漕二首(其二)

碧槐风细篆烟清,绿芰香浓寿酒倾。

眉上嵩衡元秀整,胸中泾渭太分明。

巨材阅世三千岁,修翮抟风九万程。

积粟流钱皆细事,异时钟鼎看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石门山

落帆倚芳洲,冷日衔翠壁。

沙平野步稳,不费支筇力。

邂逅到幽洞,云水已昏夕。

阴崖上苍穹,杳不见辙迹。

岩前月色薄,细路稍有觅。

瀑泉号秋声,飞练不计尺。

僧房得少憩,坐久耳方寂。

河梁谪仙人,握手见胸臆。

囊无一钱看,志有万里适。

拄颊望西山,琢句愈工绩。

同游得二妙,笔障亦劲敌。

笑谈颇倾坐,酬唱屡即席。

顾予舌本强,咀嚼觉清液。

林泉信幽奇,岁月尤迅亟。

兹游莫辞频,能著几两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