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其一)

十年尘海劳魂梦,此日重来眼倍清。

好景恨无苏老笔,乞归徒有贺公情。

白凫飞处青林晚,翠壁明边返照晴。

烂醉湖云宿湖寺,不知山月堕江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其一)》。诗人以醉酒后的视角,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与自己的情感交织。

首句“十年尘海劳魂梦”,诗人回顾过去十年,仿佛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漂泊,心灵备受煎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大海中的航行,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接着,“此日重来眼倍清”一句,转而写到今日重游西湖,诗人的眼前景象更加清晰明亮,心情也因之而变得愉悦。这不仅描绘了西湖景色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好景恨无苏老笔,乞归徒有贺公情。”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宋代大画家苏东坡那样,用妙笔描绘出西湖的美景,只能通过内心的感慨表达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这里的“苏老笔”和“贺公情”分别指代苏东坡和贺知章,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的才华和情感被诗人借用,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和遗憾。

接下来的“白凫飞处青林晚,翠壁明边返照晴”两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西湖傍晚时分的景色:白色的水鸟在青翠的树林间飞翔,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碧绿的山壁上,画面宁静而美丽。这些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西湖自然景观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烂醉湖云宿湖寺,不知山月堕江城”两句,诗人以醉酒的状态,表达了自己沉浸在西湖美景中的感受。他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山上的月亮落入江城,才意识到夜已深沉。这一场景既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痴迷,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醉酒后的独特视角,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与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自身情感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其二)

掩映红妆莫谩猜,隔林知是藕花开。

共君醉卧不须到,自有香风拂面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九华山下柯秀才家

苍峰抱层嶂,翠瀑绕双溪。

下有幽人宅,萝深客到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夜宿无相寺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

彷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四老围棋图

世外烟霞亦许时,至今风致后人思。

却怀刘项当年事,不及山中一著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