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其一)

春闱榜揭长安日,二百人中无旧识。

识君久矣羡君贤,求美岂知遗国色。

人生出处固有命,举措未明畴塞责。

我惭无地君见容,不但娄公称盛德。

相逢剧饮如吸川,荣辱且付金樽前。

华阳咫尺终须到,肯向河东号斥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方彦卿在春闱榜揭之日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句“春闱榜揭长安日”,描绘了科举考试揭晓的场景,长安作为古代的文化中心,象征着知识与荣耀。接着,“二百人中无旧识”点明了方彦卿在这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而诗人与他并无交集,暗示了方彦卿的出众。

“识君久矣羡君贤,求美岂知遗国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方彦卿的敬佩之情,认为他的才华远超常人,甚至超越了那些外表美丽的女子,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人生出处固有命,举措未明畴塞责。”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认为个人的成就和命运都有其必然性,行动之前应深思熟虑,以免招致不必要的责任。

“我惭无地君见容,不但娄公称盛德。”诗人自谦自己无法为方彦卿提供更多的帮助,但对方的美德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里暗含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美。

“相逢剧饮如吸川,荣辱且付金樽前。”这两句描绘了两人相聚时畅饮的情景,将荣辱得失暂时放下,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华阳咫尺终须到,肯向河东号斥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期待,即使距离遥远,也阻挡不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文学素养。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其二)

忆昔乡闾读书日,衿佩群中早相识。

君情于我最深厚,二十年来无德色。

所求朋友在先施,宣父当时犹自责。

蹇予粗陋生且晚,受教将何能报德。

君才浩瀚泻百川,惊涛巨怪纷满前。

四明狂客不相遇,谁爱风流李谪仙。

形式: 古风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其三)

平生养亲知爱日,片心纯孝谁能识。

别来三载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颜色。

古言亲在不远游,侍养有违人子责。

我怀圣善未许归,寸草难报三春德。

送行迢递指粤川,白云飞度青山前。

凭君远寄殷勤意,为谢萱闱鹤发仙。

形式: 古风

元日早朝

金鸡初号天地春,旧岁已尽新年新。

九重宫阙生祥云,衣冠环佩来缤纷。

冕旒当座帘开晓,仙乐飘飖御烟袅。

殿前拜舞近天威,欢呼万口声如雷。

小臣沥胆当春酒,上献君王千万寿。

年年不愿赐银幡,只愿白兽常开尊。

形式: 古风

山水图为杨地官宗嗣题二首(其一)

美人家傍青山住,脩竹森森绕庭户。

苍雪晴飘隔树风,寒岚昼滴层厓雨。

前村野色遥相连,长桥直抵疏篱边。

半肩行李随诗叟,一棹烟波度酒船。

迩来别却清幽境,仕路难忘旧游兴。

栖凤枝头夜月孤,钓鱼亭下秋风冷。

何日功成便赋归,登山临水重题诗。

此君相见应无恙,晚节贞心如旧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