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掬水月在手”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月下汲水图景。诗人余玉馨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首句“玉盆满注苍龙吐”,以“玉盆”比喻清澈的水面,仿佛苍龙吐出的甘露,形象地描绘了水的纯净与丰盈。接着,“寒光直射清虚府”一句,通过“寒光”和“清虚府”的对比,突出了水面上月光的明亮与神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
“水月相逢不可分,山河倒影真堪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水与月的交融之感,仿佛水中的月亮与真实的月亮相遇,难以分辨彼此。同时,山河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一泓清彻浸春葱,擎得嫦娥在掌中”则将画面推向高潮,诗人想象自己如同捧着一面镜子,将月亮和嫦娥都收入手中,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融入了浪漫的神话色彩。
最后,“疑是瑶池仙子伴,故将金镜照天宫”两句,诗人以瑶池仙子和金镜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好是超越尘世的,如同天宫中的景象一般神圣而不可触及。
整首诗通过对月下汲水这一日常场景的诗意化处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