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信风从底处来,水边探得一枝开。
箯舆日日溪南北,看尽江梅看腊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观四种梅(其一)》,主要描绘了诗人观赏不同种类梅花的情景。"花信风从底处来",诗人以花信风(指二十四节气中的风向变化,带来花开的信息)起笔,暗示春天的到来和梅花的盛开。"水边探得一枝开",形象地写出诗人沿着溪流寻找,惊喜地发现第一枝梅花绽放,富有动态感。
"箯舆日日溪南北","箯舆"是竹轿,诗人乘坐竹轿在溪流两岸频繁穿梭,每天都去欣赏梅花,表现了他的痴迷和对梅花的喜爱。"看尽江梅看腊梅","江梅"和"腊梅"分别指的是早春和冬末的梅花,诗人从江梅看到腊梅,时间跨度大,足见他对梅花的观察细致入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春天的美好期待,同时也传达出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不详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斩新梅蕊破东风,一树鹅黄一树红。
不着铅华元自好,未妨时世略相同。
溶溶水拍堤,了了花隔岸。
不著小桥通,令人方寸乱。
乞君山石洪涛句,来作围床六幅屏。
持向岭南烟雨里,梦成江上数峰青。
芗林新赐宅,春水向鸥前。
不是萧何第,元非范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