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题又作

春雪既沾足,宜晴鬯万汇。

和风不鸣条,泽润遍大地。

此日称填仓,俗例有深意。

于耜举趾时,预筹一年计。

九州足仓箱,万民无一事。

生息滋以繁,日给尚虞匮。

岂易得馀三,虚置仓中积。

益凛祈年心,庶可徐言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降雪后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样的季节里进行农事活动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气息。

首句“春雪既沾足,宜晴鬯万汇”描绘了春雪覆盖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美好期待。接着,“和风不鸣条,泽润遍大地”进一步描述了春风和煦,滋润万物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环境的赞美。

“此日称填仓,俗例有深意”点明了填仓节这一传统节日,通过这一习俗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接下来,“于耜举趾时,预筹一年计”则展现了农民们在春耕开始之际,对未来一年的农业生产计划进行规划的场景,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智慧与勤劳。

“九州足仓箱,万民无一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生息滋以繁,日给尚虞匮”则反映了对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最后,“岂易得馀三,虚置仓中积”表达了对粮食储备的重视,提醒人们不能忽视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问题。“益凛祈年心,庶可徐言治”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强调了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民生福祉,保持敬畏之心,逐步推进国家治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和农事活动,还蕴含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思想、社会伦理观念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全面关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春游玉泉山即景五首(其一)

春雪初消岚翠蒸,玉泉报我景堪冯。

青龙桥畔才清跸,兴到烟霞最上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初春游玉泉山即景五首(其二)

村路纡徐塍叠鳞,土膏脉起不生尘。

柳将开眼花含蕊,雅似江南二月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初春游玉泉山即景五首(其三)

溪畔机房桑柘扶,水田新辟治莱污。

欲因几暇频来往,好阅天然耕织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初春游玉泉山即景五首(其四)

构筑精庐仿惠山,竹炉清伴片时閒。

名泉有德无分别,岂较寻常伯仲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