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衰不足陈,子老亦可唁。
颓然一聋翁,颜色为我变。
劝我及秋行,要得数相见。
呜呼游子心,一日几回旋。
装我箧中书,书断不成卷。
检我箧中衣,衣绽谁与线。
日月固有时,哀哉亦既练。
平生轻别离,有泪常默咽。
惟有告墓辞,百灵共凄恋。
这首诗是清代翁同龢所作的《赠吴儒卿时馀将入都(其二)》。诗人以自身衰老之态开篇,感叹自己年迈体衰,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吴儒卿老去的同情。他描述了两人见面的情景,吴儒卿劝他趁着秋季还能行动,多相聚几次。接着,诗人感慨游子在外,心情起伏不定,行李中的书籍散乱,衣物破旧无人缝补,暗示时光无情,岁月已逝。
诗人深感哀伤,回忆起一生中轻易的离别,心中充满无声的泪水。最后,他表达了对亡者的思念,只有在告祭先人的时刻,才得以寄托深深的哀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流露出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深深感慨。
不详
寒食东风已满城,小枝纤弱拂啼莺。
东君不惜离人苦,又向前年折处生。
一觉繁华梦,性留淡泊身。
意中微有雪,花外欲无春。
冷入孤禅境,清如遗世人。
却从烟水际,独自养其真。
而我赏真趣,孤芳只自持。
淡然于冷处,卓尔见高枝。
能使诸尘净,都缘一白奇。
含情笑松柏,但保后凋姿。
寒雪一以霁,浮尘了不生。
偶从溪上过,忽见竹边明。
花冷方能洁,香多不损清。
谁堪宣净理,应感道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