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铉载酒移菊过耋符菊篱同虚斋巨川俊斯诸子共酌次日复同诸子过虚斋西山赏菊醉后即事

昨宵载酒人携菊,今夕扶筇客就花。

斯世有谁称隐逸,此身连日在云霞。

言寻西岭无多路,不觉东篱属两家。

霜蟹秋英堪尽醉,归时新月落窗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菊花盛开时节的两次聚会,一次是携酒赏菊,一次是移菊过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情趣。

首联“昨宵载酒人携菊,今夕扶筇客就花”,以“昨”与“今”对比,描绘了两次相聚的场景。昨夜,有人带着酒和菊花而来,今夜,又有客人扶着竹杖,来到花前。通过“携”和“就”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人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

颔联“斯世有谁称隐逸,此身连日在云霞”,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样的世界里,似乎很少有人能真正享受隐居的乐趣,而诗人的生活仿佛总是在云端,充满了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

颈联“言寻西岭无多路,不觉东篱属两家”,描述了寻找西边山岭的简短路程,却意外地发现东边篱笆属于两家。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不经意间发现了新的美丽,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尾联“霜蟹秋英堪尽醉,归时新月落窗纱”,描绘了赏菊后的宴饮情景。霜蟹与秋英(菊花)成为宴席上的佳肴,诗人与朋友们尽情畅饮。当夜幕降临,新月挂在窗纱之外,为这次聚会增添了一抹诗意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聚会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为大严禅人母比丘尼六十寿

四十年前识若翁,闻歌桃叶比花红。

而今老作城东母,亲见如来十指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谢何宗鼐惠鹤

胎禽驯久不知龄,移赠山池适性灵。

引吭独鸣高顶赤,侧身徐步老拳青。

曾依处士能迎客,欲拟幽人别筑亭。

仙峤翱翔他日事,朝来临水自梳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过梁殿一殿章山园三首(其一)

百寻藤蔓老龙形,千岁松根下有苓。

峭壁尚粘霜叶赤,一峰分入几楼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过梁殿一殿章山园三首(其二)

怪石参差筑作台,冰纹疏密上阶苔。

请君亭畔时删竹,城外山光要入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