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感怀(其二)

枯菀由天任折磨,世间何处定风波。

人情大抵图新岁,庭户还将转太和。

山鸟似呼行不得,金鳌犹梦夜如何。

谁无报答君亲念,并入残年抱憾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岁暮感怀(其二)》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深沉的感慨,描绘了岁月流转、世事无常的哲思。

首联“枯菀由天任折磨,世间何处定风波”以自然界中草木枯荣的变化,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暗示命运的不可预知与自然规律的主宰。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多变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颔联“人情大抵图新岁,庭户还将转太和”则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指出人们普遍期待新年带来新的希望与改变,而家庭生活也随着季节更迭而呈现出和谐的氛围。这一联既是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描绘,也是对人们内心愿望的寄托,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山鸟似呼行不得,金鳌犹梦夜如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山间鸟儿似乎在呼唤着无法前行的困境,以及传说中的金鳌在梦境中探索未知的夜晚。这两句诗寓意深刻,一方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深切感受,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尾联“谁无报答君亲念,并入残年抱憾多”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反思人生,提出“谁无报答君亲念”的问题,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与回报的愿望。同时,“并入残年抱憾多”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未能尽孝的遗憾之情,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亲情责任以及时间宝贵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文信国公《六艺堂诗》,敬次原韵

至圣廑删述,诗教理情性。

雅颂垂庙堂,国风集子姓。

渊源忠与孝,微旨协贞静。

中天二耀昭,此理千秋莹。

观乡知王道,庠塾蔚然盛。

遥遥文叔裔,衍派宗风正。

有翁生六子,同入蓼莪咏。

明经方起家,采薇因托兴。

同时有大贤,戾止歌鹭振。

一堂水木思,四壁金丝听。

留题示五言,六艺相照映。

岿然峙祠额,百世犹起敬。

至今栋宇新,苾芬荐芳酝。

嗟嗟忠孝门,山水郁名胜。

先泽贻孔长,沿流溯余庆。

因思昔圣心,后贤远相印。

事父与事君,学诗当有进。

兴观既在兹,失愚岂为病。

我吟信公作,神志为之定。

读书学何事,欲起重问讯。

形式: 古风

孙贞女

许身不二心,千古几男子。

谁道忠臣事,深闺乃能此。

生不读诗书,世不荣冠履。

独抱一寸愚,孑然行其是。

邱门名已入,身即非孙氏。

俯仰空所依,凭空岂得已。

且勉作孝妇,洗手承甘旨。

此志谁不怜,一家和于水。

同气合连枝,自尔成续似。

伟哉贞女心,守一慎其始。

名系义而存,两间赖人纪。

迂拙巧者嗤,世风嗟委靡。

我行遍四方,道乃在桑梓。

励尔晚节香,书彤有旧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登层山钟秀峰和羽可舍人韵

芙蓉朵朵玉枝枝,真个层山山尽奇。

立我中峰双屐稳,看君绝顶角巾欹。

人家近在神仙洞,诗老高于太守碑。

莫怪登临惊众目,凤池客已鬓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羽可舍人《紫薇山房话感》次韵

过眼浮云去似梭,南辕北辙总蹉跎。

花经蜂蝶香应减,树近藤萝累转多。

炉火未灰添宝鸭,村醪有味劝金螺。

山深倘许容吾辈,肯为他人受墨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