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月当头夜待月

未许婵娟全面露,当头虚说相逢。

痴云深护广寒宫。中宵明镜掩,可是晚妆慵。

窗外蜜梅初破蕊,生怜香影迷蒙。

箫声吹彻玉玲珑。幽怀何处诉,惆怅倚西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美丽。开篇“未许婵娟全面露,当头虚说相逢”,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比作美丽的女子,暗示其羞涩与神秘,仿佛在等待着与某人的相遇,却又故意遮掩自己的全貌,增添了几分期待与悬念。

接着,“痴云深护广寒宫”一句,通过“痴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云层厚实,如同痴情的守护者,紧紧包裹着广寒宫,即月亮所在的神秘之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

“中宵明镜掩,可是晚妆慵”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美与宁静,夜晚的月亮如同明亮的镜子,却在某个时刻被轻轻遮掩,是月亮在休息还是懒于化妆?这种疑问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想象空间。

“窗外蜜梅初破蕊,生怜香影迷蒙”将视线转向窗外,描绘了一幅梅花初绽、香气弥漫的画面,与月夜的静谧形成对比,又相互映衬,增添了季节感和诗意。同时,诗人对这迷蒙的香影表达了怜爱之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深情赞美。

最后,“箫声吹彻玉玲珑,幽怀何处诉,惆怅倚西风”以箫声为线索,引出诗人内心的幽思与惆怅。在月夜的静谧中,悠扬的箫声穿透了玉玲珑般的寂静,似乎在诉说着无法言喻的情感。诗人面对此景,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忧愁,只能倚靠西风,寄托这份复杂的情绪。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月夜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俗念.题王小鹤诗态图

纤尘不著,甚传神妙笔,写来清景。

望里松杉凉翠合,三径愔愔浓荫。

泉咽云根,瀑飞树杪,仙籁如相应。

远山延伫,斜阳未许催暝。

最好冷醉闲吟,苔阴选石,小憩凝思静。

五字诗成还独笑,佳句玉溪差并。

鹤唳苍烟,花明艳雪,点缀琅环境。

披图认处,无弦琴趣谁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买陂塘.题小村仲弟松阴把卷图

锁苍烟、一丛凉翠,夕阳叶底红闪。

虬枝耸作拿云势,望里浓阴如幔。闲展卷。

听仙籁、泠泠似和书声缓。云根坐暖。

早枫冷烧霞,林疏罩雾,暝色起天半。

披图认、恰是翠微西畔。当时此景游倦。

十年雁影分南北,知否花愁月怨。离思远。

剩三径、苔痕软衬松花满。流光电转。

盼绿野堂开,青云路稳,衣锦遂初愿。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买陂塘.送伯英夫子之刑邱

又匆匆、送君南浦,离心无限愁思。

高堂垂白儿童幼,要妾扶持调理。君但记。

恁陌上、层楼凝睇人常倚。风尘况味。

叹负米行踪,劳薪生计,谁念倦游子。斜阳里。

遥指关河迢递。潮寒休滞双鲤。

门前绿遍垂杨树,何日系君归骑。花月底。

怕镜里、春红容易添憔悴。年华似水。

盼捧檄归来,板舆同奉,把盏共君醉。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清平乐.寄外

风尖叶裂。簌簌飞琼屑。冻合关河天一色。

不辨去程南北。天涯游子单寒。客中谁劝加餐。

便有今宵归梦,可能寻到长干。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