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贤斋

自从一掺去三千,尺宅抛来喜中年。

每叹圣贤风泯矣,可怜母子日萧然。

悠悠兰老离骚国,渺渺花开阳艳川。

九月不能应十月,挂书一束放翁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自从离开家乡已多年,卖掉小屋度过了中年。
常常感叹圣贤的风范已消失,可怜母子生活日渐清贫。
遥远的兰老之地似离骚世界,盛开的花朵点缀着阳光灿烂的河流。
九月的期待无法回应十月的到来,我把一捆书放在了陆游的船上。

注释

掺:离开,离去。
尺宅:形容小屋。
泯:消失,磨灭。
萧然:冷落,清寂。
兰老:可能指代诗人所处的文化或历史背景。
离骚国:借指充满忧患和文化传统的国家。
花开阳艳川:形容阳光明媚的河流两岸花开烂漫。
九月不能应十月: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期待的落空。
挂书:指留下书籍。
放翁船:可能指的是陆游(宋代诗人)的典故,这里用来寄托诗人的感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埴的作品,名为《寄贤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或知己深情怀念之作。

"自从一掺去三千"一句,以动作开篇,意在表明自从某事发生后已过去了很长时间,"尺宅抛来喜中年"则透露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和愉悦。这里所谓“尺宅”是指简陋的小屋,“三千”可能象征着某种分量或程度,但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每叹圣贤风泯矣"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认为他们的教化与精神影响力已渐渐淡去。接下来"可怜母子日萧然"则是对现实生活中母子关系的感慨,可能暗示着世事无常,人间悲欢离合。

第三句“悠悠兰老离骚国”中的“兰老”有可能指的是诗人的自称或别名,这里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对昔日辉煌王国的怀念。"渺渺花开阳艳川"则描绘出一幅自然景观,可能象征着新的开始或希望。

最后两句“九月不能应十月,挂书一束放翁船”则是诗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九月"和"十月"并非仅指时间的流逝,而是暗示了期待与等待中的无奈。而"挂书一束放翁船"可能象征着诗人将自己的作品或心意托付给自然,以此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生活的点滴变化,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34)

张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溪徙居吾乡北山下(其二)

故人为籴罢,薄日杖藜明。

天外飞鸿影,山中落木声。

一枝栖月静,万事付云轻。

只指梅花畔,留桥略彴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梅溪徙居吾乡北山下(其三)

午夜贪泥饮,深村认路归。

千岐纷莫辨,一隙炯相辉。

秋日无莼美,春风有蕨薇。

人生皆寓尔,惟勿此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菊后

重来风已落,寒叶集荒阶。

竖子欺人老,先生笑道乖。

便寻梅寄陇,无救橘逾淮。

明日过法去,窊尊倒入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惠白团扇

藤经剡雪通姿晢,筠度湘秋刮骨清。

两洁不容尘有污,一圆还与世无争。

生来肖貌难为遁,老去挥毫岂足名。

林下好风差自快,忍歌桃叶若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