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山考}峔僧

鸟飞不到处,乾坤剩此山。

万里架娑影,萧然古洞间。

虎来依法住,云出羡僧间。

亦复何须食,乡人送米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静的画面。首句“鸟飞不到处”,写出了山之偏远与静谧,仿佛连飞鸟都难以触及。次句“乾坤剩此山”,进一步强调了山的独立和广阔,似乎整个天地间只剩下这座山的存在。

“万里架娑影”描绘山势的连绵起伏,如同万里的影子交错,展现出山的雄浑壮观。“萧然古洞间”则点出山中隐藏着古老的洞穴,增添了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

“虎来依法住,云出羡僧间”两句,通过虎和云的自然景象,暗示出山中的宁静与禅意。老虎遵循自然法则在此栖息,云彩也为僧人的居所而生羡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两句“亦复何须食,乡人送米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仰和对山中生活的理解。僧人无需俗世的饮食,仅靠乡人的供养就能维持,展现了修行者的清贫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的环境和僧人的生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禅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马朴臣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清朝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禅宗的理解。

收录诗词(22)

马朴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后放言(其一)

我本无生忽生我,一生我后累无端。

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凤翼龙鳞天路滑,鼠肝虫臂梦痕酸。

昏蒙终古谁先觉,只有庄周蝶境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醉后放言(其二)

静里咀含味更余,我怀颇与世情疏。

伤生事众偏诬酒,致困途多莫怨书。

愁垒有杯犹可却,饥肠无字欲何如。

虽然此语何人信,只合诙谐海大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长安送姚三崧南归省觐(其一)

燕市寻君得所依,冲寒定欲返莱衣。

鹧鸪向北惊砂起,鸿雁图南扑雪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长安送姚三崧南归省觐(其二)

一饭不忘惟母老,万金无价比儿归。

承欢余暇过贫巷,我有高堂正倚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