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镜芗亭

穷海累臣,上林天子。镜芗亭畔伤心事。

霜空木落雁衔书,归期回首初春是。

碧草颓垣,紫苔唐肆。濒江吊古堪流涕。

祗缘身未到边关,不知洪皓含悲地。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词以"穷海累臣"和"上林天子"为起笔,形象地描绘了被贬谪的臣子与高高在上的皇帝之间的对比,暗示了诗人的境遇。"镜芗亭畔伤心事"直接点出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可能是在此亭中发生了令人心痛的事件。

"霜空木落雁衔书"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大雁传递着远方的信息,然而诗人却只能期待归期,而那初春的到来似乎遥不可及,寓言了他内心的期盼与失落。

"碧草颓垣,紫苔唐肆"通过荒凉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凭吊,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濒江吊古堪流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面对江水,诗人不禁泪流满面,对古人之事感到悲伤。

最后两句"祗缘身未到边关,不知洪皓含悲地",诗人自嘲未能亲历边关的困苦,不知像南宋名臣洪皓那样饱受贬谪之苦的地方,暗含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历史英雄的仰慕。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哀愁与对历史的沉思。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木犀香满精庐,晚来受月池光浅。

一龛佛火,一炉茶影,一床诗卷。

旅鬓迎秋,断魂惊梦,曲阑凭遍。

怅才晴、又雨重阳近也,留不住、辞巢燕。

休说琼楼玉宇,尽西河、吴刚迷恋。

功名尚记昔年,知遇依然沦贱。

北固山明,南泠水美,客怀聊遣。

谢多情老衲,军持净洗,把黄华荐。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惜秋华.寓斋菊花红叶为积雨所败伤之

荣露凝脂,看施元、的的脸霞初晕。

冷淡幽姿,添他几般丰韵。

盲风乍满篱角,黄雀雨、惊寒雁阵。

霜信,怅离披、数枝间阶谁问。爱赏倾新酝。

似佳人绝世,翠眉蓬鬓。呈素质、表腻理,香销灯烬。

今宵月漏浓云,又尽教、绿遮红衬。休愠。

待移栽、胆瓶重认。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卿云四章.书所见也

卿云英英,出自方东。絪缊之组,昭回有融。

君曰自帝,臣曰自君。上下攸格,无微不通。

正直维弼,诡随无容。庶邦之庆,万姓之祯。

卿云丽丽,东方自出。鞙其有长,矫如凤翼。

天不爱宝,维帝成之。下民徂饥,我是用刺。

璨璨天章,而莫可食。卿云皇皇,瞻言在南。

载机载杼,天孙之将。绚其綵矣,在天之纲。

望不可即,胡莫以裳。卿云其蔚,载瞻其瑞。

缅彼有怀,我心如缕。下民孔艰,槁其穑事。

维云变态,卷舒朝莫。载发其祥,好风好雨。

今者之兆,来者之惠。

形式: 四言诗

水龙吟.自然铛为真州家芗林赋

半升铛里乾坤,问谁巧制同丁缓。

香浓圣水,光莹伏火,淡烟徐转。

尽日回廊,连宵寒雨,一樽常满。

羡奚奴、去后几番沸了,浑不用、挥纨扇。

尽解相如消渴,更添他、杜康沈湎。

花阴径窄兰舟,波净相携游遍。

小病初愈,故人重到,乳花浮盏。

待餐来温饼,朱衣拭取,验何郎面。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