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北郭外前汤普济庵

一尖龙舌地,兰若此中开。

曲径深依竹,荒池浅凿苔。

要令溪水接,莫碍野云来。

只恐庵居兴,难淹出世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山尖上生长着如龙舌般的兰花,就在这座庵院中绽放。
弯曲的小路深入竹林深处,荒废的池塘边长满了青苔。
希望能让溪水与庵院相连,不妨碍野外的云朵飘入。
只怕庵中的生活会让人沉醉,难以展现出世间的才华。

注释

尖:山峰的顶端。
龙舌:形容兰花形状像龙的舌头。
兰若:指庵院或寺庙。
曲径:弯曲的小路。
竹:高大的竹子。
荒池:废弃或荒芜的池塘。
溪水:小溪的流水。
野云:自然界的云彩。
庵居:庵舍或僧人的住所。
出世材:超脱世俗的人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林庵庙景象。"一尖龙舌地"形象地刻画了土地的奇特形状,如同龙的舌头般突出。"兰若此中开"点明了兰花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高洁。

"曲径深依竹"描绘了弯曲的小路深入竹林之中,增添了禅意与隐逸之感。"荒池浅凿苔"则展示了池塘虽荒芜但仍有生机,青苔的生长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诗人希望庵庙与自然和谐相接,"要令溪水接"表达了对流水的亲近,让溪水滋养这片净土。同时,"莫碍野云来"表达了庵庙应保持开放,让自由自在的云彩出入,寓意着心灵的自由。

最后,诗人担心自己过于沉浸在这份宁静中,可能会失去入世进取的机会,"只恐庵居兴,难淹出世材"流露出淡淡的忧虑,表达了对平衡世俗与出世的追求。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收录诗词(1)

陈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翠微寺

麻衣休作狮子吼,门外泉声正拍空。

三十六峰浑不见,翠微真在有无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资福院平绿轩二首(其二)

白发流年迅,青春尽日闲。

烟消渔舍出,风约橹声还。

往事空搔首,微官祇强颜。

漂零那对此,归梦绕云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资福院平绿轩二首(其一)

水屋围春绿,云岑送晓青。

无心向朝市,信步到禅扃。

野境连天远,疏钟隔岸听。

杯行莫辞醉,檐月笑人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泛秋浦辞

九华北兮濑东,石畏硊兮屈盘。

谁此游兮万顷,初禹凿兮何年。

窈其深兮莫测,微波涌兮沦涟。

民连甍兮渚居,矗百雉兮造天外。

涵青青兮几城,混金碧兮中边。

羌予行兮酷暑,修途邈兮回邅。

埃迷目兮眵昏,仆马瘦兮踬颠。

若有人兮扁舟,破菱荷以径前。

接予袂兮俱往,欲驾我兮登仙。

与汝钓兮空明,鱼杂龙兮藻荇青。

与汝浴兮靓深,悲风度兮秋涛生。

与汝游兮嵌岩,骇鸥凫兮争翾。

与汝望兮茫冥,若有无兮飞烟。

水一去兮入海,问此程兮数千。

指蓬莱兮一发,有安期兮偓佺。

紫贝阙兮珠宫,笑纷卑兮尘寰。

沆瀣饮兮芝餐,盍轻举兮蜕蝉。

嗟吾生兮穷屯,履平地兮奔湍。

心炯炯兮犹在,愿脱屣兮人间。

青枫老兮欲丹,露漙漙兮山寒。

吾何归兮日暮,寄此怀兮江之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