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余寅的《从张大司马湖上雨归》,描绘了在雨中与友人张大司马一同游历湖畔的情景,以及归来时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句“冒雨怜于迈”,表达了在雨中前行的不易与对友人的关怀之情。接着,“从公又雨还”则点明了此次游历是在雨中开始,也在雨中结束,强调了雨作为贯穿始终的自然元素。
“万山知汝健,双屐笑人閒。”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山峦以知觉,仿佛它们知道友人身体健壮,而友人脚下的木屐则似乎在嘲笑那些闲散之人,暗示了友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
“穷海玄阴积,空堂朔气班。”描述了归来后所见的景象,海边的阴云密布,空荡的房屋中弥漫着寒冷的北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与之前游历时的热闹形成对比。
最后,“登楼高自遣,犹得俯尘寰。”表达了友人在高楼之上,借以排遣内心的思绪,尽管外界环境可能令人感到孤独或压抑,但依然能够俯瞰尘世,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