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渊所作的《十月二十四日过惠州上东坡先生祠酒奠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苏轼(东坡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首句“初度每为客,今朝无友生”描绘了诗人过去常常作为客人参加聚会,而如今却在没有朋友陪伴的情况下独自前来。这种变化可能暗示了诗人生活中的一些变迁或情感的转变。
接着,“喜过苏学士,盼望湖山青”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崇敬之情。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也是政治家和哲学家,其作品和人格魅力深受后人喜爱。诗人希望能在苏轼的祠堂前,看到苏轼所在的惠州湖山一片青翠,以此寄托对苏轼的怀念与敬仰。
“草草有斗酒,惜公不能倾”则描述了诗人前来祭奠时的情景。虽然只有简陋的斗酒,但诗人内心充满对苏轼的敬意,可惜无法完全表达出来。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苏轼的敬仰,也有对自己情感无法完全释放的遗憾。
最后,“一身兼众难,千载博虚名”是对苏轼一生的概括。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声。这句话既是对苏轼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精神的共鸣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苏轼的追思和怀念,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风骨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