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涯诗(其二)

路折李公桥,吾庐一水隔。

杨柳绿依依,不见李公宅。

桔槔亭已颓,清响落林隙。

微风散稻田,斜月上松石。

菜园全荒凉,莲花总幽僻。

惨淡经檀花,照人犹深碧。

李公社稷臣,杯酒非所适。

挥涕白鸥前,散发秋堂夕。

竹林寄余兴,禅房时著屐。

偶然出诗句,幽怀感今昔。

虾菜尚难具,平泉安足惜。

惟有法华庵,空廊黄叶积。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法式善在李公桥附近游历的景象,通过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他走过弯曲的小路,来到自家与李公宅隔着一条河的地方,杨柳依依,却不见友人的居所,透露出淡淡的离愁。桔槔亭的遗迹和清脆的汲水声落在树林间,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诗人漫步稻田,感受微风拂过,抬头看见松石上斜挂的明月,菜园荒芜,莲花显得孤独而幽深。经过檀花丛,黯淡的光线映照出深深的碧色,让人不禁感慨时光荏苒。李公虽曾是社稷之臣,如今面对杯酒,心境并不适合欢饮。

在秋夜的堂前,诗人披头散发,面对白鸥挥泪,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他在竹林中寄托余兴,在禅房穿行,偶有佳句涌现,触动古今之思。虽然生活简朴,虾菜难全,但诗人并未因此惋惜,反而对法华庵空廊积满黄叶的景象感到一种宁静的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寂寥心境。

收录诗词(42)

法式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涯诗(其三)

客来访西涯,扁舟舣湖口。

指点城外山,问讯风中柳。

我已沿旧说,溪桥未深剖。

看花年复年,鸥鸟笑人否。

譬如名士居,不曾辨谁某。

一旦识姓氏,翻悔坐失久。

快读西涯诗,西涯胸中有。

文章惊一代,眉寿夸十友。

翩然神其来,面目落吾手。

纻衫与朱履,破椟僧能守。

风流渐销歇,我恐西涯负。

但期随老渔,烟篷卖菱藕。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胡蕙麓大令访西涯先生墓诗

西涯宅废水空存,又叩禅扉访墓门。

病衲斜阳剪榛莽,老羝秋雨啮松根。

仅留诗句传湖海,无复齑盐计子孙。

三百年来谁过问,暮鸦黄叶畏吾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宝珠洞

行到翠微顶,翠微全在下。

峭壁不洗濯,孤青自淡冶。

山声石上来,暮色天际写。

土灶然松柴,放出烟一把。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梦禅居士仿香光卷子

好山何处无,妙笔不常有。

偶然参画禅,万壑秋云走。

风霜老槠枥,烟翠饱菘韭。

借问荷锄人,梅花栽几亩。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