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皇太子远离皇宫,远行到翠微宫。
窗外云雾缭绕仿佛落在衣物上,卷起帘幕山泉倒映在镜中。
林间的水声热闹着人们的谈笑声,山岩间的树色掩映着房屋。
仙境也不一定比这更美,为何还要吹笙向那碧空呢?

注释

帝子:指皇太子或公主。
丹凤阙:古代宫殿的代称,这里指皇宫。
天书:皇帝的诏书。
翠微宫:古代传说中的仙宫,这里指山中宫殿。
隔窗:透过窗户。
云雾:指山中的雾气。
衣上:衣服上,这里形容雾气缭绕。
卷幔:卷起窗帘。
山泉:山中的泉水。
入镜中:倒映在镜子般的水面。
林下:树林之下。
水声:流水的声音。
喧语笑:人们欢声笑语。
岩间:山岩之间。
树色:树木的颜色。
隐房栊:隐藏在房屋周围。
仙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未必:不一定。
胜此:比这更好。
何事:为什么。
吹笙:吹奏笙这种乐器。
碧空:蔚蓝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帝子在避暑胜地的生活情景。开篇“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两句,设置了高贵的帝子远离喧嚣,到达一座神秘的宫殿,以皇家的权力“借”用这片仙境。

接着,“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两句,用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帝子的生活环境与常人迥异。窗外的云雾如同天然的纱线,而室内的山泉则通过镜子折射进来,营造出一幅超自然的画面。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两句,则转入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水声与欢笑交织在林间,而树木则以其颜色掩映着房宇,这些都是避暑胜地给帝子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最后,“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两句,以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对于这片人间仙境的赞美。即便是仙家,也难以超越这样的美好。而帝子吹奏笙,面向清澈的蓝天,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飞扬。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美好境界。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敕赐百官樱桃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晚春归思

新妆可怜色,落日卷罗帷。

炉气清珍簟,墙阴上玉墀。

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淇上田园即事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