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存之》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德修养、家庭责任以及个人行为后果的深刻思考。
首句“品目从来号智囊”,以“智囊”比喻人的智慧和谋略,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接着,“保身何事缺堤防”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意在提醒人们在追求智慧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道德和行为的约束,避免因小失大。
“青钱得谤由东府,白简绳愆到北堂。”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青钱”与“白简”分别象征着不同的行为后果和道德评价。青钱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受到非议,而白简则是用来纠正错误的法律或规则,形象地表达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影响的不同结果。
“朝散郎应无所惜,太夫人岂不忧伤。”这里通过对比朝散郎(古代官职)的无畏和太夫人的担忧,反映了个人行为与家庭情感之间的冲突。朝散郎可能为了正义或理想而不惜一切,但这种行为却可能给家人带来忧虑和痛苦,体现了道德抉择的复杂性。
最后,“平生尽入禅师室,到此方知道力强。”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认识到深入学习佛法、修炼内心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才能在面对道德选择时做出更加明智和有力的决定。
综上所述,《存之》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个人道德修养、社会责任以及家庭情感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力量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