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杂感诗(其十一)

兰在深林亦自馨,岂因风雨阻鸡鸣。

由来君子须谋道,不为时人有重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兰花即使生长在深深的森林中也会自然散发香气,
又怎会因为风雨而阻止公鸡报晓的声音呢。

注释

兰:兰花,一种高雅的植物。
深林:深深的森林,指隐秘或偏远的地方。
馨:香气,这里形容兰花的芬芳。
岂:难道,表示反问。
因:因为。
风雨:风雨天气。
阻:阻碍。
鸡鸣:鸡叫,通常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谋道:谋划大道,追求真理或道德修养。
时人:当时的人,指社会上一般人。
有重轻:被看重或轻视。

鉴赏

这首诗名为《湖西杂感诗(其十一)》,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圆。诗中以兰花在深林中自然散发香气为喻,表达了一个君子应有的品质:即使身处困境,如兰草不因风雨而改变其芬芳,依然坚守自己的道德和理想。诗人强调君子应专注于追求真理(谋道),而不是迎合世俗的眼光或他人评价(不为时人有重轻)。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品行操守的坚守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湖西杂感诗(其四)

移得烟溪竹数竿,闲庭栽处绿阴寒。

虚心高节真堪爱,不放常人暂入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湖西杂感诗(其十二)

白犬宵行似有情,为防暴客到天明。

近来守禦无功绩,不吠人形只吠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湖西杂感诗(其一)

湖波冷淡绝纤尘,满目云山是四邻。

一径草深人不到,竹床蒲扇养天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湖西杂感诗(其二十)

凿得新泉古砌头,煮茶滋味异常流。

夜来闲看澄明性,天上无云月正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