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曾为记蓝田,君较蓝田一倍贤。

钜竹老槐俱不有,窗间松树已十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又》。通过这首诗,陈恭尹表达了对昌黎(即韩愈)的敬仰之情,并将自己与昌黎进行了比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更为贤能。诗中以“昌黎曾为记蓝田”开篇,借用了韩愈曾经为蓝田撰文的典故,以此来引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昌黎的尊敬。

接下来,“君较蓝田一倍贤”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比昌黎更加优秀或贤能。这种自信和自豪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景仰。

“钜竹老槐俱不有,窗间松树已十年”这两句诗,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比喻和象征。其中,“钜竹”和“老槐”可能代表了过去时代的辉煌成就或传统,而“松树”则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坚持和成长。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虽然没有那些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但他在自己的领域内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成长和发展,如同窗边的松树一样,已经历了十年的岁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成就的自信,以及对古代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陈恭尹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周维念

西江秋水正汤汤,暑气初销小阁凉。

归客过逢初泊舫,病身相送不离床。

关山别路无杯酒,书札京华少报章。

卧写新诗不成字,故人休讶懒嵇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叶渊发

家门七叶金貂盛,之子由来是冷人。

一偈安心居士法,半年餐荔岭南身。

秋江有酒鲈鱼美,碧落无云雁路新。

不向津头望归棹,病来哀乐总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别刘肩庵

相逢未得数追倍,见说曾从绝国来。

凤诏到时蛮女拜,龙神祭日海云开。

班生自有飞扬志,汉武唯求跅弛才。

斯世升平须俊杰,看君非久滞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献祝大司马制府吴公三首(其一)

清风此日满南隅,文武兼权是丈夫。

百粤诸侯趋使节,八蛮君长拜兵符。

腰横牛斗星边气,句得骊龙颔下珠。

浙水自来多俊杰,几回封爵属通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