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明所作的偈语,以日常生活中的药物——甘草和黄连为喻,表达出禅宗修行的真谛。"资福别无所补,五日一参击鼓",意指修行并非为了世俗的福报,而是定期参与禅修,如同击鼓声中寻求内心清净。"何曾说妙谈玄,祇是粗言直语",强调禅修不在于华丽的言辞,而在于直接领悟真理的朴实之道。
"甘草自来甜,黄连依旧苦",通过对比甘草的甜与黄连的苦,象征修行过程中的苦乐交织,甜来自内心的宁静,苦则来自对自我身心的磨砺。"忽若鼻孔辽天,逢人切忌错举",比喻修行者应保持清明之心,不被外在迷惑,提醒他人勿轻易误解或模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禅,简洁明了,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内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