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斛岭寨井

斛岭寨,行云际,下视长江入地底。

汲江登岭行三里,跻扳峻险为艰尔。

将率居民几半千,度岁终年苦无水。

爰自庆历达元符,循旧安常谁拟议。

元符太守何公贤,爱民虑事诚而至,以为山顶流泉鲜其事。

吾观古人行师动万亿,所至岂必皆平地。

军必有井井未达,将渴不敢闻众耳。

阴阳者流,以水照星。星之所聚,泉所委行。

行浚凿三日,遇泉井成矣。

乃今三井如鼎趾,岂特当年负瓶操绠,仆仆往还之人为慰喜。

吾欲后之人,知井所以起,敬守前功无委圮。

必使甃砌长如今日之清泚,万万斯年施何已,故作此歌勒诸斛岭之市。

形式: 古风

翻译

斛岭寨,高入云端,俯瞰长江直入深渊。
取水登岭行三里,山路崎岖艰难无比。
几乎一半居民受困,常年缺水度日。
从庆历到元符年间,遵循旧制无人改变。
元符太守何公贤明,关爱百姓用心良苦,认为山顶泉水可解难题。
我看古人征战无数,所到之处并非全是平地。
军队需有井水源源不断,将领口渴也不敢公开提及。
水与天象息息相关,星宿引导泉水流动。
挖掘三天后,发现泉井已成。
如今三井如同鼎足,不再只是提水人欣慰欢喜。
我愿后人了解井的来历,珍惜前人功绩,勿使其荒废。
确保井壁永远清洁,这恩泽绵延万世,因此写下这首诗刻在斛岭集市上。

注释

斛岭寨:地名。
行云际:高入云端。
长江:大河。
地底:深渊。
艰尔:非常艰难。
居民:村民。
几半千:几乎一半。
庆历:北宋时期。
元符:宋哲宗年号。
太守:地方长官。
贤:贤明。
山顶流泉:山顶的泉水。
鲜其事:解决此事。
古人行师:古人出征。
动万亿:无数次。
井井未达:尚未有井。
将渴:将领口渴。
阴阳:自然规律。
照星:指引天象。
泉所委行:泉水的流动路径。
浚凿:挖掘。
成矣:完成。
鼎趾:鼎足。
负瓶操绠:提水。
慰喜:欣慰喜悦。
甃砌:井壁。
清泚:清洁。
斯年:年复一年。
勒诸:刻录。
市:集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郑侠在连州斛岭寨的经历,他目睹了当地居民因缺水而生活艰难,感叹古代军队行军虽艰难,但仍有解决水源的方法。元符年间,太守何公以其贤德,考虑到民众的疾苦,决定在山顶开凿泉水。经过三天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泉源,修成了三口井,解决了饮水问题,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欣慰。诗人借此歌颂何公的仁政,并希望后人能记住这口井的来历,珍惜前人的努力,保持井的清洁,让这份恩泽长久流传。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地方建设的赞赏。

收录诗词(105)

郑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孔义甫送谢丈致仕

公本神仙人,眸子如点漆。

少年富词学,胸府罗星日。

千邻告饥籴,靡不售所乞。

清时登膴仕,直以名驾实。

非若势利徒,志意随缨绂。

舜立皋益来,文兴闳泰出。

辽辽天地间,千载兹会一。

神皇真圣神,群策期尽屈。

何意群虑卑,惟思进身疾。

然否差毫厘,愁冤腾万室。

天聪竟下听,罪已逾帝乙。

公时如巨龙,盘泊虾蟹窟。

孰不念泽施,天人共欣怿。

宁知未艾服,恳恳乞骸骨。

不免使众疑,为高至遗物。

应思世役役,耽徇穷终没。

宁殊鸡与鹜,一饱归罝罻。

□□闻风清,是甘守圭荜。

形式: 古风

和李天与秀才

西塘老人唤回翁,愚惷无他生所钟。

簧鼓不闻非耳聋,形器不涉非无踪。

尽伤万类物所蒙,圭璋贝璧矜昂颙。

琐屑之私背大公,尘埃蔀明荆塞胸。

宜厚而薄歉为丰,奚以经济跻和冲。

王功曰勋民曰庸,勋谁烈烈庸谁同。

掊夷劓夺祈爵封,若人无所用其忠。

扣天惟兹冀祖宗,愿一更改由大通。

雪霜岩岩有高松,罗网密密皆去鸿。

此身万死非灾凶,生随蝼蚁气蜺虹。

共追太古还醇醲,不忍生置炉鼎中。

圣德如天非世逢,迨兹白发犹颛侗。

圭刀为活群贾佣,何乃紫木临身宫。

地不爱宝人来共,威仪党党君子风。

袖中球琳来相从,手搜明珠心益恭。

伟哉斯人空不空,其中宏深外雍雍。

淡交庶几宁鄙衷,个中自古无蛇龙。

形式: 古风

孤屿亭

峰峦何迤逦,天际相依倚。

如何是孤屿,独立澄明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苞苴行

苞苴来,苞苴去,封书裹信不得住。

君不见箕山之下有仁人,室无杯器,以手捧水,不愿风瓢挂高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