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吴景奎的诗《草堂访恽东阳不值是夕同胡太常宿大桐江方丈用太常韵奉呈并简东阳(其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恽东阳的怀念以及对相聚时光的向往。首句“入山休恨不相逢”,以入山不见友人自比,流露出淡淡的遗憾,但随即转为积极的心态,认为只要心意相通,即使未能见面也如同相会。次句“意足犹如会面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上的契合。
第三句“一字懒题蕉叶上”,描绘出诗人不愿轻易写下文字,可能是因为对与朋友相见的期待过于强烈,以至于懒得表达。第四句“五年还到草堂中”则暗示了诗人与朋友已有多年未见,五年后再次回到草堂,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第五、六句“眼前楼阁浮新绿,镜里容颜减旧红”,通过描绘眼前的新绿和镜中的容颜变化,表达了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青春易逝的感叹。最后一句“何日重来听说法,宝花无数满虚空”,以佛教的“说法”和“宝花”寓言,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再度相聚,共享智慧的光芒,画面生动而富有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有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感世界。